昨日,全球互联网世界碰到一次不大不小的“断网”事件,而这背后的始作俑者居然是一家边缘计算公司--Fastly。人们习以为常的互联网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生活必备的基础设施,但在背后网络服务商集中度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其脆弱性也愈发突出。8日全球互联网世界碰到的一次不大不小的“断网”事件,就是这一脆弱性的最新例证。全世界数以亿计互联网用户在当天发现自己无法打开日常访问的网站,在经过约1小时后才逐渐恢复
# 网络架构科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边缘计算与终端设备(端)相结合的网络架构日益受到关注。这一架构被称为“网络架构”。其特点在于将计算、存储和网络资源分散到云端、边缘和终端之间,以便更有效地满足各种应用需求。本文将解读这一架构的基本概念,并通过代码示例、饼状图和甘特图进行阐述。 ## 架构概述 架构由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 1. **云端(Cloud
原创 2024-09-29 06:05:10
244阅读
# 端网络架构通信科普 随着计算、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端网络架构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模型。简单来说,端网络架构用于描述终端设备(端)、边缘设备和云端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协作。这种架构允许数据在产生的地方进行处理,减少延迟,提高效率,并降低云端的负担。本文将探讨这一架构的概念、优势以及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帮助大家更加深入地理解端网络架构通信。 ## 一、端、的定义
原创 10月前
395阅读
# 协同网络架构实现指南 ## 1. 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获取需求) B --> C(设计架构) C --> D(编写代码) D --> E(测试) E --> F(部署) F --> G(上线) G --> H(结束) ``` ## 2. 表格展示每个步骤 | 步骤 |
原创 2024-05-05 04:58:45
48阅读
文章目录一、物联网协同1.IoT协同设计2.物联网平台设计3.物联网平台实现二、部署环境1.节点配置2.版本信息三、IoT协同部署1.部署Kubernetes集群2.部署KubeEdge3.部署ThingsBoard集群4.部署Node-RED边缘网关4.1.边缘网关功能4.2.部署EMQX4.2.部署Node-RED5.配置边缘网关5.1.ThingsBaord创建网关5.2.No
作者:良名原生与边缘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 K8s 为代表的原生概念越来越被企业所接受,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实基础。其所倡导的不可变基础设施,以资源为管理对象,描述性的 API,最终一致性等等理念,已经成为行业对基础设施的统一认知标准。边缘计算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很早就被提出并且在不同的时代都有很多实现的一种架构模式。旨在将算力尽量推进到数据产生的源头,以避免由于网络或者是其他硬件
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和设备联网,其中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到2022年,边缘计算将成为所有数字业务的必要需求。基于5G,国内三大运营商也都在积极推进移动边缘计算的研究。聚焦于万物智能联接,无论是互联网、物联网,还是人工智能等各类应用,都需要边缘的处理能力和智能。边缘计算、计算正在成为新一轮技术升级的战略要冲。什么是、端“、端”就是
# 架构:智能时代的新选择 随着物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量和计算需求不断增长,传统的计算架构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架构应运而生,它将计算的能力扩展到网络边缘,为智能设备提供更快速、更灵活的数据处理能力。 ## 什么是架构架构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架构,它将数据处理和存储任务分布在网络的边缘节点和中心之间。边缘节点负责处理和存储本地数据,而中心
原创 2024-07-17 03:29:48
46阅读
# 端协作网络架构科普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即“端”)之间的协作成为了提升服务效率与响应速度的重要手段。这种协作体现在“端协作网络架构”中,使得在不同层级和不同地点的数据处理更加高效和灵活。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一架构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以及一个简单的代码实现示例。 ## 一、端协作网络架构概述 端协作网络架构,顾名思义,包括、边缘和终端
原创 10月前
192阅读
## 端协同计算网络架构 随着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的迅速发展,端协同计算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该架构通过将计算、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上的计算资源进行协同,实现了更高效、更可靠的数据处理和服务提供。 ### 端协同计算的背景 在传统的计算模式中,数据通常由终端设备上传到服务器进行处理和存储。然而,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的增加以及对实时性和低延迟的需求不断提高,传统的计算模式逐渐暴露
原创 2024-01-22 06:51:28
193阅读
KubeEdge是面向边缘计算场景、专为协同设计的业界首个原生边缘计算框架,在 Kubernetes 原生的容器编排调度能力之上实现了之间的应用协同、资源协同、数据协同和设备协同等能力,完整打通了缘计算中云、、设备协同的场景。 简介KubeEdge是面向边缘计算场景、专为协同设计的业界首个原生边缘计算框架,在 Kubernetes 原
转载 2023-08-14 12:41:04
1177阅读
1、边缘计算设备边缘计算设备,是相对于计算而言的。不同于计算的中心式服务,边缘服务是指在靠近物或数据源头的一侧,采用网络、计算、存储、应用核心能力为一体的开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务。其应用程序在边缘侧发起,为了产生更快的网络服务响应。满足行业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由于数据处理和分析,是在传感器附近或设备产生数据的位置进行的,因此称之为缘计算。2 、为什么用
随着原生在生产领域的大规模使用,服务网格这一方案也越来越受到开发、运维人员的重视,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 Istio。Istio 原生的方案是使用 SideCar Per-Pod 的转发方式,而在 9 月初的时候 Istio 社区又提出了 Ambient Mesh 方案,简单来说,Ambient Mesh 为了解决 SideCar 的一些缺陷,更倾向于使用共享代理的方式对 4/7 流量进行转发。而我
KubeEdge v0.2发布KubeEdge在18年11月24日的上海KubeCon上宣布开源的一个开源项目,旨在依托K8S的容器编排和调度能力,实现协同、计算下沉、海量设备的平滑接入。KubeEdge脱胎于华为IEF服务,是第一个具备在生产环境部署能力的边缘计算领域开源项目。前几天K8S IOT/Edge工作组发布了关于边缘计算的白皮书,并将KubeEdge作为K8S在IOT/Edge场
转载 2023-09-30 00:12:21
241阅读
另外,建筑物生命周期中75% -80%的成本与其后期运营有关。现在很多商业住宅和办公大楼都有自动化控制或管理系统,例如通暖、中央空调以及嵌入传感器的智能照明系统等,它们都能与平台或者边缘层级的主系统交互。其中,边缘服务器或网关通常用于发回平台分析的结果,优化设备的操作或者调度。总之,边缘计算和计算为建筑物提供了更加智能的资源管理。构建解决方案面临的挑战虽然边缘计算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
KubeEdge简介 KubeEdge是面向边缘计算场景、专为协同设计的业界首个原生边缘计算框架,在 Kubernetes 原生的容器编排调度能力之上实现了之间的应用协同、资源协同、数据协同和设备协同等能力,完整打通了缘计算中云、、设备协同的场景。KubeEdge架构主要包含端三部分,上是统一的控制面,包含原生的Kubernetes管理组件,以及KubeEdge自研的Cloud
摘要:从边缘计算诞生开始,就一直有声音说边缘计算是计算的“终结者”。但经过时间的验证,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关系更加清晰:由于边缘计算解决了在边缘资源中云计算应用的应用问题,成为了计算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支撑,边缘计算与计算势必彼此融合,随之而来的就是“协同”。边缘计算是对计算的有效补充实时或更快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更接近数据来源,而不是在外部数据中心或云端进行,因此可以减少延迟时间
转载 2024-07-26 09:29:39
55阅读
9 月 2 日,在 2022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与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推出面向元宇宙创新业务的 “协同超融合一体机”,将原生能力下沉至边缘,提供实时的虚拟数字世界体验,实现真正的一体化元宇宙。左:原生计算基金会大使、「DaoCloud 道客」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陈齐彦右: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副总裁、分布式存储领域总裁 王怡东元宇宙是贯穿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空间,元宇宙中所有
协同架构 协同架构是一种新兴的网络架构模式,它将边缘计算和计算相结合,实现了边缘设备和云端资源的协同工作,为用户提供更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服务。本文将介绍协同架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一个代码示例来展示其应用。 1. 协同架构的概念 协同架构是一种将边缘设备和云端资源相连接的网络架构模式。边缘设备是指位于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物联网设备等。云端资源是指服务器
原创 2024-01-25 13:37:14
190阅读
# 实现端架构的步骤与代码示例 ## 1. 简介 在实现端架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端架构。端架构是一种分布式架构,它将计算、存储和处理能力分布到网络的边缘,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实现端架构,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来帮助你理解每个步骤所需要的操作。 ## 2. 实现步骤 下表列出了实现端架构的步骤及相应的代码示例: |
原创 2023-10-07 03:56:01
44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