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压检测器(LVD)适用于监测VDDA电源电压或外部引脚输入电压,当被监测电压与LVD阈值的比较结果满足触发的条件时,LVD将会产生中断或者复位信号,通常用来处理一些紧急任务。LVD产生的中断或复位标志,只能通过软件程序清零,只有当中断或复位标志被清零后,在再次达到触发条件时,LVD才能再次产生中断或复位信号。本文以CW32L083为例,介绍LVD的使用方法。低电压检测器(LVD)的主要特性:1
在上一篇文章的DR模式下:为什么需要健康检查?如果后端真实服务器出现问题,那么在测试端测试的时候,会返回给我们一个错误的页面,那么我们需要对后端服务器做健康检查,保证只返回正确的页面提供给用户。在server1(调度器)实现健康检查的配置步骤:1.添加高可用yum源 2.安装软件ldirectord-3.9.5-3.1.x86_64.rpm用来对后端服务器做健康检查 3.查看配置文件 4.配置文件
独立的lvs并不具备对后端服务器执行健康检查的机制,这时通常需要配合第三方的工具来一起使用。 而ldirectord的作用就是用来监测Real Server,当Real Server失效时,把它从虚拟服务器列表中删除,恢复时重新添加到列表。 1.LVS不可用,整个系统将不可用;SPoF Single Point of Failure 解决方案:高可用 keepalived heartbeat/
转载 2024-02-11 14:52:55
104阅读
LVS高可用性Director不可用,整个系统将不可用;SPoF Single Point of Failure解决方案:高可用keepalived heartbeat/corosync某RS不可用时,Director依然会调度请求至此RS解决方案: 由Director对各RS健康状态进行检查,失败时禁用,成功时启用keepalived heartbeat/corosync ldirectord检
转载 2024-07-06 05:01:41
42阅读
lvm讲解给新的磁盘创建三个分区,并且将分区类型改为lvm,否则无法往下实验,大小分别为1G图上已经创建好三个分区,但还没有改为lvm类型的,我输入t逐步将这三个分区修改为lvm类型的分区。最后输入“w”保存退出即可,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用fdisk -l再来查看一遍,显示的结果如刚才一样,三个分区都是linux lvm类型的了。当我们准备好磁盘后,接下来我们就创建物理卷,使用“pvcreate”命令
#!/bin/bash # Author: create by Linux_Boy # Description: lvs 监控状态检查 VIP=192.168.138.125 PORT=80 RIP=( 192.168.138.21 192.168.138.22 ) while true do fo ...
转载 2021-10-16 15:36:00
438阅读
2评论
转自network.51cto.com Lvs负载均衡故障多数是由于负载均衡器发生故障了。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所我们在此为大家总结了一下Lvs负载均衡故障中的几种故障分类,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然,负载均衡器的检查是一个重点。 有效进行lvs负载均衡监控后, 一旦有故障或异常发生,系统管理人员将会得到及时的通知。并且这些报警信息往往包含故障的基本情况,如负载过高、主机down了、服务严重不
转载 精选 2010-11-16 00:21:57
6707阅读
1点赞
1评论
简介: 当脚本检测到某个RS的http服务掉线时,在LVS中自动移除RS;当所有RS的http服务掉线时,在LVS中移除所有RS,并将LVS调度器上的http服务加入到LVS中,作为告警页面。 当脚本检测到某个RS的http服务活跃时,自动将其加入到LVS中,如果有调度器本身的存在LVS中,将其删除。 该脚本经本人测试,完全达到要求。
原创 2015-12-25 01:18:00
2680阅读
2点赞
三种LVS负载均衡模式1.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用法本来是因为网络IP地址不足而把内部保留IP地址通过映射转换成公网地址的一种上网方式(原地址NAT)。如果把NAT的过程稍微变化,就可以成为负载均衡的一种方式。原理其实就是把从客户端发来的IP包的IP头目的地址在DR上换成其中一台server的IP地址并发至此server,而server则在处理完成后
LVS+Keepalived群集Keepalived介绍专为LVS和HA设计的一款健康检查工具:支持故障自动切换(Failover),支持节点健康状态检查(Health Checking) 官方网站:http: //www .keepalived.org拓展:集群要满足的三个特点:负载均衡、健康检查、故障切换 如:zabbix监控——监控每台机器的服务或者状态Keepalived实现原理Keepa
步骤:      规划机器与IP地址,LVS集群中有三种类型机器4种IP地址。机器类型:Client、Director、Real Server,与机器类型对应
转载 2023-04-25 17:16:55
28阅读
NAT方式是一种由LVS Master服务节点收到数据报,然后转给下层的Real Server节点,当Real Server处理完成后回发给LVS Master节点然后又由LVS Master节点转发出去的工作方式。LVS的管理程序IPVSADMIN负责绑定转发规则,并完成IP数据报文和TCP数据报文中属性的重写。请用几分钟时间仔细看看下图(为了简单,图里面只画了一个Real Server。如果看
转载 2024-04-14 23:07:44
49阅读
最近做了一些LVS配置和方案的验证实验,将过程中用到的一些配置、工具和具体的解决方案记录一下。使用DR模式。验证一种不中断业务的RealServer升级或者重启方案。网络规划: 节点 IP地址 ceph1(RealServer1) 172.16.0.114 ceph2(RealServer2) 172.16.0.115 ceph4(DirectServer) 172.16.0.113 客户端:Wi
生产中,我们需要检测RS状态,当RS服务异常时,应该将RS移出集群,而当RS恢复之后,再将RS加入到集群中。下面是脚本内容#!/bin/bash VIP=192.168.10.3 ##集群服务端口号 CPORT=80 RS=(192.168.10.7 192.168.10.8) ###RS主机的状态,1表示状态正常 RSTATUS=(1 1) #权重 RW=(2 1)
原创 2016-09-03 23:29:33
3376阅读
Lvm是将硬盘上的硬件存储空间分割为逻辑卷存储空间的方法;Lvm可以将划分好的逻辑卷大小进行更改,而不须重新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和损坏数据,同时可以将硬盘上已有的数据进行快照保存,使得数据的修复更加快捷;下面我们详细说明lvm的创建、管理和快照使用 在使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LVM的管理命令,方便我们以后的管理操作:物理卷的管理PV:(底层的物理存储单元)Pv[create] &n
一、TCP 4层检查virtual_server 192.168.2.213 80 {    delay_loop 6    lb_algo wlc  #采取权重式最少链接分配    lb_kind DR   #采取DR模式    protocol
原创 2015-02-05 18:30:02
2908阅读
lvs+keepalived健康检查一、 LVS简介LVS是Linux Virtual Server的简称,即Linux虚拟服务器。使用LVS技术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LVS提供的负载均衡技术和Linux操作系统实现一个高性能、高可用的服务器群集,它具有良好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以低廉的成本实现最优的服务性能。二、网络拓扑三、接口IP及属性配置1,在Master配置接口IP如下:[root
原创 精选 2016-08-25 10:34:07
3272阅读
1点赞
Keepalivedkeepalived 是一个类似于 layer3, 4 & 5 交换机制的软件,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第 3 层、第 4 层和第5 层交换。 Keepalived 的作用是检测 web 服务器的状态,如果有一台 web 服务器死机,或工作出现故障,Keepalived 将检测到,并将有故障的 web 服务器从系统中剔除,当 web 服务器工作正常后Keepalived 自劢
转载 7月前
59阅读
LVS+Keepalived高可用群集 应用环境Keepalived工具介绍Keepalived工作原理剖析Keepalived体系主要模块及作用部署LVS+Keepalived高可用群集部署准备配置负载调度器(主、备类似)关闭防火墙和安全功能加载ip_vs模块调整proc响应参数配置keepalived(主、备都要设置)配置节点服务器(192.168.80.13/14)配置虚拟IP地址(VIP
转载 2024-03-24 14:58:57
148阅读
================================Start Ipvsadm安装 Start================================ +------------------------------------+ 1.安装环境 +------------------------------------+ 所有服务器的VIP都设置为:192.168.8.2
原创 2011-11-04 12:20:06
41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