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黄文坚、唐源的《TensorFlow实战》对mnist分类的cnn教程,然后上网搜了下,发现挺多博主贴了对mnist分类的tensorflow代码,我想在同样框架下测试cifar-10分类效果,折腾了好几天,导入数据、数据预处理等,终于把代码写出来了,写个博客总结下,毕竟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改了一堆bug的成果。官网上也有cifar-10分类的官方代码,模块化很棒,封装很好,然而。。。一大堆的de
转载
2024-10-02 22:32:20
78阅读
如何建立数学模型系列之【一.通俗解释及相关概念】第一章.数学模型相关定义1.1 原型 与 模型1.2 数学模型最简单的例子1.3 数学建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1.4数学模型的特点和分类1.4.1数学模型的特点1.4.2 数学模型的分类1.5 如何学数学建模第二章.简化的优化模型 用处说明: 目的: 这个系列博主为什么要做?先和大家说明一下,在我的研究方向中博主需要 自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 优化数学
文章目录数学建模常见的一些方法1.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1.1 直接问权重的弊端1.2 一致性检验的步骤1.3 三种方法计算权重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特征值法1.4 层次分析法的一些局限性 数学建模常见的一些方法1.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建模比赛中最基础的模型之一
转载
2024-06-09 10:20:32
95阅读
众所周知,数学建模不仅需要充足的数学知识,对现实问题有一定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还需要一定的编程能力来处理建立的数学模型,那可以用到数学建模中的编程知识与软件有哪些哪?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0 1PART最常用的软件-MATLAB0
1软件简介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
转载
2024-02-05 17:49:44
87阅读
关于数模的一些模型一、层次分析法(AHP)基本模型1、基本步骤1. 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2. 通过相互比较确定各准则对于目标的权重及各方案对于每一准则的权重,构造成比对比较阵/正互反矩阵(判断矩阵)。 a(i)(j)表示的意义是:与指标j相比,i的重要程度。(i=j时同等重要出记为1) a(i)(j)*a(j)(i)=1其余矩阵如下3.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
转载
2024-07-02 18:31:32
95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层次分析法二、K-means聚类三、支持向量机(SVM)四、熵权法 前言本文用于记录准备数学建模比赛时的算法学习,由于时间有限,算法原理及数学推导不再赘述,仅记录实现代码以及细节。一、层次分析法建模比赛中最基础的模型之一,其主要用于解决评价类问题(例如:选择哪种方案最好、哪位运动员或者员工表现的更%评价矩阵 由专家评估给出
%一致矩阵
data_std =[1 2 5;
转载
2024-07-01 05:50:44
61阅读
什么是内存模型JMM(Java内存模型)规定了JVM必须遵循一组最小保证,这组保证规定了对变量的写入操作在何时将对其他线程可见。JMM为程序中所有的操作定义了一个偏序关系,称为Happens-Before。两个操作缺乏Happens-Before关系,则Jvm会对它们进行任意的重排序。Happends-Before的规则包括:1. 程序顺序规则。若程序中操作A在操作B之前,则线程中操作A在操作B之
1.什么是模型模型就是描述输入与输出关系的东西(公式、方程或别的),也即函数(当然可以理解成数学函数或者程序员写的函数了)。 放之软件设计,就是输入输出的框架。放之数学,就是输入输出的数学关系式,放之函数就是输入输出的函数。模型就是输入输出转换的规则或规律。比如linux的进程的内存模型,说的就是创建一个进程时,进程的内存模型生成的规则是什么样的。 ——输入就是创建进程的接口比如fork或clon
转载
2024-02-04 02:56:01
87阅读
一、学习目标(1)了解评价型模型及其使用场合(2)掌握线性加权法计算权重(3)掌握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 二、评价型模型介绍构成评价模型的五个要素分别为:被评价对象、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综合评价模型和评价者。当各被评价对象和评价指标值都确定以后,问题的综合评价结果就完全依赖于权重系数的取值了,即权重系数确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综合评价结果的可信度,甚至影响到最后决策的正确性。而 MATLA
转载
2024-03-26 08:19:05
140阅读
目录一、数据统计1、行列式的最大元素和最小元素2、求向量的平均值和中值 3、对矩阵做排序 二、数据优化(数据残缺值和异常值的处理)1、数据残缺①插值②拟合 ③邻近替换④KNN算法填充2、数据异常①拉依达准则②替换异常值3、数据变换①0-1标准化②z-score标准化③标准化的应用4、数据离散化①等宽法②等频法三、数据降维1、主成分分析①主成分分析简介②主成分分析计算步
转载
2024-01-14 16:13:45
144阅读
前言import cvxpy as cp
import numpy as np
M = 10000
t = np.array([210, 300, 100, 130, 260])
s = np.array([150, 210, 60, 80, 180])
x = cp.Variable(5, integer=True)
obj = cp.Maximize(cp.sum(cp.multiply(
转载
2023-11-02 22:50:17
97阅读
商人过河问题1.问题重述三名商人各带一个随从乘船渡河,一只小船只能容纳二人,由他们自己划行。随从们密约,在河的任一岸,一旦随从的人数比商人多,就杀人越货。但是如何乘船渡河的大权掌握在商人们手中,商人们怎样才能安全渡河呢?2.问题分析该问题是一个多步决策的问题,商人的下一步决定方案依赖于此时的状态,同时商人可以选择的方案有多种可能,因此,要想顺利将商人送达到对岸,需要对每一步进行决策和假设,通过一步
转载
2023-09-06 16:40:30
164阅读
以下是学习《数学模型》边看边做的记录,之后有些想法会有所更新…模型准备模型假设 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折中地减少复杂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本来建模就是由简到繁,所以刚开始可以假设多一点,理想化一点;也估计所找的物理公式所要求的前提条件。 格式:具体问题描述+某个变量的设定(这变量就怎么样了)模型构成 尽量用简单的工具模型求解 模型分析 这里设计图像,注意多角度考虑,不要总是多个曲线两个变量,因素的组合
转载
2024-10-29 11:52:29
76阅读
一、预备知识1.1、协方差矩阵1.2、黑塞矩阵1.3、正定矩阵二、高斯混合模型2.1、标准差椭圆2.2、高斯混合模型(GMM)2.3、多元高斯混合2.4、应用场景2.5、kmeans应用2.6、基本Jensen不等式应用三、计算流程 一、预备知识1.1、协方差矩阵在高维计算协方差的时候,分母是n-1,而不是n。协方差矩阵的大小与维度相同。1.2、黑塞矩阵1.3、正定矩阵二、高斯混合模型点模式的分
转载
2024-10-17 18:30:57
102阅读
以下是学习《数学模型》边看边做的记录,之后有些想法会有所更新…模型准备模型假设 将具体的问题抽象化,折中地减少复杂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本来建模就是由简到繁,所以刚开始可以假设多一点,理想化一点;也估计所找的物理公式所要求的前提条件。 格式:具体问题描述+某个变量的设定(这变量就怎么样了)模型构成 尽量用简单的工具模型求解 模型分析 这里设计图像,注意多角度考虑,不要总是多个曲线两个变量,因素的组合
转载
2024-01-03 17:10:16
73阅读
用JAVA语言实现离散数学算法 用JAVA语言实现离散数学算法 * 显示离散数学算法的真值表 * 提供将一个中缀合适公式的真值表输出到某一PrintStream流中的功能 * 以单个大写字母表示变量(支持26个变量) * 以字符0或者1表示值 * 以 ~ ^ θ)来更新Y的期望E(Y),然后用E(Y)代替Y求出新的模型参数θ(1)。如此迭代直到θ趋于稳定。 在HMM问题中,隐含变量自然就是状态变量
转载
2023-07-20 18:06:43
79阅读
很简单的例子: 已知有五个数,求前四个数与第五个数分 别相乘后的最大当数。给出两个算法分别如下: 以上两个算法基于的数学模型是不同的,一个算法先积再求最大值,另一个算法先求最大值再求积,求从上表可以看出,后一个算法的效率明显要高于前一个算法。 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
转载
2019-02-15 01:02:00
520阅读
2评论
划重点 0-5 6个小球 放到 一个矩阵中 小球 〇 ① ② ③ ④ ⑤ 矩阵 □□□□□□□ □□□□□□□ □□□□□□□ 3*7的矩阵 盒子 设 m = 3 n = 7 矩阵的index从上向下一次是 0 3 6 9 12 15 18 1 4 7 10 13 16 19 2 5 8 11 14
转载
2015-10-12 22:50:00
101阅读
2评论
1.概念在多维分析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中,根据事实表和维度表的关系,又可将常见的数据模型分为星型模型和雪花型模型。在设计逻辑型数据的模型的时候,就应考虑数据是按照星型模型还是雪花型模型进行组织。当所有维表都直接连接到“ 事实表”上时,整个图解就像星星一样,故将该模型称为星型模型, 星型架构是一种非正规化的结构,多维数据集的每一个维度都直接与事实表相连接,不存在渐变维度,所以数据有一定的冗余。如在地域
转载
2023-12-28 06:01:32
189阅读
工序排班问题数学模型当n个零件相同,则无排序问题。但不同移动方式下的加工周期不同三种典型的移动方式顺序移动方式:一批零件全部加工完成后,整批移动到下道工序加工。设零件批量为n(件),工序数目为m,一批零件不计算工序间运输时间,只考虑加工时间,设其加工的周期为T(分钟),零件在i道工序的单件工时为 (分钟/件),i=1.2…m. 则该批零件的加工周期为:平行移动方式:单个零件加工完成后,立即移动
原创
2022-01-23 16:21:51
116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