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度学习中,文本匹配模型可以分为两种结构:双塔式和交互式。双塔模型也称孪生网络、Representation-based,就是用一个编码器分别给两个文本编码出句向量,然后把两个向量融合过一个浅层的分类器;交互是也称Interaction-based,就是把两个文本一起输入进编码器,在编码的过程中让它们相互交换信息,再得到最终结果。如下图:双塔模型中有监督句向量比较主流的方案是Facebook
转载 2024-01-16 16:41:09
1248阅读
目前,对于基于向量召回,那就不得不提到双塔。为什么双塔在工业界这么常用? 双塔上线有多方便,真的是谁用谁知道,user塔做在线serving,item塔离线计算embeding建索引,推到线上即可。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来自微软、Facebook、Baidu、YouTube的经典双塔模型。微软双塔DSSM先说双塔模型的鼻祖,这是微软在CIKM2013发表的一篇工作,它主要是用来解决NLP领域语义相
适用领域: 1.句向量生成 2.语义相似度计算 3.语义搜索 4.无监督任务(聚类)1.1表示型模型(单塔模型BERT和RoBERTa 在文本语义相似度(Semantic Textual Simailarty) 等句子回归任务上,已经达到SOTA的结果,其语义相似度计算的处理方式是构造句子对[CLS]sen1[SEP]sen2输入到模型中,通过各种句子间的特征交互完成相似度计算,这就是交互式模型
双塔是“召回”+“粗排”的绝对主力模型。但是要让双塔在召回、粗排中发挥作用,带来收益,只改进双塔结构是远远不够的。如何采样以减少“样本选择偏差”、如何保证上下游目标一致性、如何在双塔中实现多任务间的信息转移,都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但是受篇幅限制,本文只聚集于双塔模型结构上的改进。 市面上关于双塔改进的文章有很多,本文不会一一罗列这些改进的细节。遵循本人文章的一贯风格,本文将为读者梳理这些改进背后的发
本篇内容:配置好谷歌开源bert运行环境。开源地址:https://github.com/google-research/bert关于BERT的介绍就不多说了,直接看我们将配置的环境:tensorflow_gpu 1.11.0CUDA 9cudnn 7python 3.6注意,这些环境都是一一对应的,不能乱下。如果想下载其他版本,附上对照表链接:配置好后,就可以运行google-bert模型了,当
转载 2023-12-04 22:17:17
334阅读
谷歌2018年发布的BERT是NLP最有影响力的论文之一。在本文中,我将进一步介绍BERT,这是最流行的NLP模型之一,它以Transformer为核心,并且在许多NLP任务(包括分类,问题回答和NER)上均达到了最先进的性能。具体地说,与其他关于同一主题的文章不同,我将试着浏览一遍极具影响力的BERT论文——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
我们下载下来的预训练的bert-base模型的大小大概是394M左右,但我们在自己数据集上经过fine-tuning后的bert-bae模型大小大约是1.2G, 整整是Bert-base模型的3倍,让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下一段代码来输出我们训练好的模型和官方提供的Bert-base模型的参数变量。1:官方提供的Bert-base模型参数信息如下: from tensor
贡献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流式数据中估计item频率的新算法,通过理论推导,证明了该算法可以在无需固定item词表的情况下生效,并且能够产生无偏估计,同时能够适应item分布的变化。以解决热门商品在负样本采样时,采样次数过多而被过度惩罚。业内的主流方法和问题推荐领域中emb学习的挑战通常有两个:1)对于许多工业级别的应用来说item语料规模会相当大。2)采集自用户反馈的训练数据对许多item来说非常稀疏
转载 2024-02-04 01:23:27
325阅读
背景介绍 BERT:预训练语言模型BERT及其扩展实现了令人惊叹的性能(在十几种NLP任务上实现了SOTA),其中包括:文本分类、机器问答、机器阅读理解、命名实体识别等等… BERT的压缩:Large model:BERT-Base/BERT-Large:包含110M/340M的参数。实时应用程序的压缩:知识蒸馏、量化、参数共享…任务自适应BERT压缩: BERT学习了非常通用的知识,而下游任务只
本期AI论道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关于BERT模型压缩技术。众所周知,大规模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已经成为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NLP)的新驱动力,例如BERT在对下游任务进行微调后,显著提高了模型的表现。尽管这些模型在各种NLP任务上获得了最先进的结果,但是通常内存占用和功耗过高,以此带来很高的延迟,包括训练阶段和推断阶段。这反过来又限制了这些模型在移动和物联网等嵌入式设备上的部署。模型压缩旨在解决这类问
这个系列我们来聊聊序列标注中的中文实体识别问题,第一章让我们从当前比较通用的基准模型Bert+Bilstm+CRF说起,看看这个模型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待解决。以下模型实现和评估脚本NER问题抽象实体识别需要从文本中抽取两类信息,不同类型的实体本身token组合的信息(实体长啥样),以及实体出现的上下文信息(实体在哪里)一种解法就是通过序列标注把以上问题转化成每个字符的分类问题,labe
前不久,谷歌AI团队新发布的BERT模型,在NLP业内引起巨大反响,认为是NLP领域里程碑式的进步。BERT模型在机器阅读理解顶级水平测试SQuAD1.1中表现出惊人的成绩:全部两个衡量指标上全面超越人类,并且还在11种不同NLP测试中创出最佳成绩,包括将GLUE基准推至80.4%(绝对改进7.6%),MultiNLI准确度达到86.7%(绝对改进率5.6%)等。BERT模型是以Transform
前段时间仔细研究了下Bert论文:《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了解到bert其实用的网络结构就是Transformer,因此,又去仔细看了下《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对Bert和Transformer有了一个大概的理解。但是其中有个
双塔模型 双塔模型双塔模型
本文介绍的论文题目是:《Sampling-Bias-Corrected Neural Modeling for Large Corpus Item Recommendations》 论文下载地址是:Google工业风最新论文, Youtube提出双塔结构流式模型进行大规模推荐本文是谷歌工业风论文的新作,介绍了在大规模推荐系统中使用双塔模型来做召回的一些经验,值得细细品读。本文仅对文章内容做一个简单
背景介绍推荐系统中特征一般分为三类:user(年龄、性别和省份等)、context(时间、搜索词、手机型号和来源页等)和item(具体推荐物品的特征)。其他术语:Items(documents):推荐系统推荐的实体,对于YouTube就是视频,对于Google应用商店就是app。Query(context):推荐系统用query的信息进行推荐,query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用户id,用户交互特征)和
从DSSM到双塔DSSM背景结构Word Hashingnegative sampling拓展Google Two Tower Model 背景将自然语言转化为向量,计算向量的相似度作为两句(query&doc)的相似度 历史方法:单词向量空间模型:向量维度是词表,值是词频。计算简单,但是无法解决一词多义(polysemy)和多词一义(synonymy)话题向量空间模型(潜语义分析,LS
DSSMDSSM的变种MV-DNNGoogle Two Tower Model广告场景中的DSSM双塔模型总结基于深度学习的召回近些年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中双塔模型更是作为经典的深度学习召回模型被各大公司应用,回顾双塔模型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13年微软发布的DSSM模型,本篇文章将会从DSSM开始介绍几篇论文,看一下DSSM模型是怎么发展成为双塔模型并应用在推荐系统中做召回的。DSSMDSSM
BERT有什么局限性?从XLNet论文中,提到了BERT的两个缺点,分别如下:BERT在第一个预训练阶段,假设句子中多个单词被Mask掉,这些被Mask掉的单词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是条件独立的,然而有时候这些单词之间是有关系的,比如”New York is a city”,假设我们Mask住”New”和”York”两个词,那么给定”is a city”的条件下”New”和”York”并不独立,因为”
本文是2013年微软发表的论文的简要回顾,文中采用深层神经网络结构来学习查询(query)和文档(document)的隐式特征表示,然后用cosine函数计算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全文地址如下: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wp-content/uploads/2016/02/cikm2013_DSSM_fullversion.pdf论文首先分析了已
转载 2023-07-28 23:52:23
17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