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分布式系统的几种通信架构:
1)基于Corba协议
这是比较古老的一种方式,基本在90年代前期使用,之后被EJB技术取代。
2)基于RMI/IIOP协议
采用基于调用的模式,调用过程如下:客户端程序调用服务对象的客户端代理,代理负责打包参数并通过JRMP协议发送到服务端,服务端使用同样协议解析,执行业务逻辑处理,用同样方法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转载
2023-11-24 07:43:59
62阅读
一、分布式架构网络通信 在分布式服务框架中,一个最基础的问题就是远程服务是怎么通讯的,在Java领域中有很多可实现远程通讯的技术,例如:RMI、Hessian、SOAP、ESB和JMS等,它们背后到底是基于什么原理实现的呢?1.1 基本原理 要实现网络机器间的通讯,首先得来看看计算机系统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在底层层面去看,网络通信需要做的就是将流从一台计算机传输到另外一台计算机,基于传输协议和
转载
2024-05-28 09:44:01
62阅读
前 言互联网领域的通信技术,有各式各样的通信协议可以选择,比如基于 TCP/IP 协议簇的 HTTP(1/2)、SPDY 协议、WebSocket、Google 基于 UDP 的 QUIC 协议等。这些协议,都有完整的报文格式与字段定义,对安全,序列化机制,数据压缩机制,CRC 校验机制等各种通信细节都有较好的设计。能够高效、稳定、且安全地运行在公网环境。而对于私网环境,比如一个公司的
转载
2024-05-29 11:22:26
16阅读
一、WEB端实时通信技术对比 在WEB端的实时通信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轮询技术 轮询是最简单的一种实时通信技术,易于实现,非常适用于一些小型的应用。其基本原理是这样的,先在客户端设定一个时间间隔,然后在每个间隔里从服务器拉取一次数据,如此反复,进行实时通信。轮询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若时间间隔过大,则会影响实时性,若时间间隔过小,又会对服务器产生非常大的负担,并且绝大多数
转载
2024-09-20 16:54:23
24阅读
七个层次划分原则 OSI参考模型其含义就是推荐所有公司使用这个规范来控制网络。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O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七个层次, 划分原则是: (1)网路中各结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不同结点的同
转载
2023-08-08 01:03:14
68阅读
进程间通信方式@[TOC](进程间通信方式)1、管道2、消息队列3、共享内存4、信号量5、Socket1、管道1.1 匿名管道主要用于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我们先来看一条Linux语句:test1 | grep 8080如果你还没忘记Linux命名,那一定知道 “ | ”的意思,其实它就是管道的意思,他的作用就是把前一个命令的输出作为后一条命令的输入。以上代码其实就是把test1的输出作为grep
通信协议定义
用于实现计算机与网络连接之间的标准,网络如果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电脑 之间的信息传递就无法识别。 通信协议是指通信各方事前约定的用心规则,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计算机之间进行相互会话所使用的共同语言.两台计算机在进行通信时,必须使用的通信协议。
通信协议的种类和特点 目前常见的通信协议主要有:NetBEUI、IPX/SPX、NWLink、TCP/
转载
2023-11-22 20:41:30
786阅读
通信系统的组成 1一般模型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信宿 通信系统是指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设备和信道的总体。 信源 :把消息变化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非电量转化为电量。 例如:话筒(声音——>音频信号)模拟信源,发送模拟信号。 电传机(键盘字符——>数字信号)数字信源,发送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产生的原始电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
转载
2024-05-14 20:29:21
136阅读
知识介绍: 网络通信协议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协议体系结构(4层):网络接口层、 网际层、运输层、 应用层。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5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 应用层。下图说明的是应用进程的数据在各层之间的传递过程所经理的变化 (这里为简单起见,假定两台主机通过一
转载
2023-08-21 09:13:26
1268阅读
一、通信架构的基本概念
在信息技术领域,通信架构是指为了实现数据传输和通信而设计的系统结构。它涉及硬件、软件、协议和网络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数据能够高效、准确地从发送方传输到接收方。通信架构的选择和设计对于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通信架构。
二、点对点通信架构
点对点通信架构是一种简单的通信模式,它允许两个设备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传输,无需经过中央服务
原创
2024-07-01 13:24:49
218阅读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什么? 光纤通信的原理 光纤通信的原理是:在发送端首先要把传送的信息(如话音)变成电信号,然后调制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强度随电信号的幅度(频率)变化而变化,并通过光纤发送出去;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 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网的主要传输手段,它的发展历史只有一二十年,已经历三代:短波长多模光纤、长波长多模光纤和长波长单模光纤
转载
2023-12-28 04:20:00
7阅读
移动通信发展史一、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二、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四、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五、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六、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可以说从无线电通信发明之日就产生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20年代。第一阶段从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为早期发展阶段。第二阶段从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第三阶段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第四阶段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
转载
2024-07-18 10:20:34
207阅读
工业控制的应用离不开经典控制理论,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工业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反馈控制的要求体现在控制指令如何到达执行器,而控制效果如何通过传感器发回控制系统。在复杂的工业环境中,现场总线能够正确、快速、稳定的通信,从而保证工业控制系统既能得到及时、准确的现场数据,经过高效处理后,又能快速、精确的发出执行命令。1通信的基本模型通信就是将信息从一个点传送到另一个点,比如说电话、广播和电视。工业通信系统也是
转载
2024-05-18 12:46:02
110阅读
目录一、官方开发板简介二、迁移系统至SSD2.1 格式化SSD2.2 拷贝根目录所有文件至SSD固态2.3 .进入SSD修改开机启动项2.4 烧写至SSD启动一、官方开发板简介 Jetson TX1 TX2 是英伟达公司出的GPU 边缘计算模块,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嵌入式视觉计算系统,提供高性能、新技术和极佳的开发平台。
管道:管道可以理解成不同进程之间的对白,一方发声,一方接收,声音的介质可是是空气或者电缆,进程之间就可以通过管道,所谓的管道就是内核中的一串缓存,从管道的一端写入数据,就是缓存在了内核里,另一端读取,也是从内核中读取这段数据。管道可以分为两类: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匿名管道是单向的,只能在有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命名管道是双向的,可以实现本机任意两个进程通信。信号 : 信号可以理解成一种电报,发送方
原创
2023-11-18 23:29:15
191阅读
0x01 通信技术通信技术 又称通信工程,是电子工程的重要分支,同时也是其中一个基础学科通信一般指电话系统、服务供应商和电信服务,该学科关注的是通信过程中的信息传输和信号处理的原理和应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电磁波、声波或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过电脉冲,从发送端 (信源)传输到一个或多个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确辨认信息,取决于传输中的损耗功率高低,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包括过滤,编码
通信网络的基本结构是以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模型为代表的,该模型是五层结构,一个终端系统,一个网间节点或者每个通信用户和程序都配备有运行这些层的所有或者某些部分的设备,这取决于该系统在哪里运。第一层物理层对激活和维护网络物理链路的电气方面进行了定义,这一层代表了物理层基本的网络硬件,如交换机和路由器。第二层链路层,为访问传输戒指提供可靠的同步和物理层的信息传输,第二层指定数据包如何访问链路并附加
转载
2023-07-18 11:49:55
135阅读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主要作用是加强物理层传输原始比特流的功能,将物理层提供的可能出错的物理连接改造成为逻辑上无差错的数据链路,使之对网络层表现为一条无差错的链路。1、为网络层提供服务对网络层而言,数据链路层的基本任务是将源机器中来自网络层的数据传输到目标机器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通常可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有:(1)无确认的无连接服务;适用于实时通信或误码率较低的通信信
转载
2023-12-14 15:08:20
102阅读
单工数据传输只支持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在同一时间只有一方能接受或发送信息,不能实现双向通信,举例:电视,广播。半双工数据传输允许数据在两个方向上传输,但是,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数据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上是一种切换方向的单工通信;在同一时间只可以有一方接受或发送信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举例:对讲机。3.全双工数据通信允许数据同时在两个方向上传输,因此,全双工通信是两个单工通信方式的结合,它要求发
转载
2023-10-27 12:34:03
49阅读
USB通信协议概述一、SUB概述 USB协议有两种:USB1.1和USB2.0。(现在有3.0了) USB2.0和USB1.1完全兼容。USB1.1支持的 数据传输率为12Mbps和1.5Mbps(用于慢 速外设),USB2.0支持
转载
2023-10-14 05:39:38
32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