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ADC+DMA原理一般情况下,当我们需要进行采样的时候,需要用到ADC。例如:需要对某个信号进行定时采样(也就是隔一段时间,比如说2ms)。本文提供的解决方案是:使用ADC定时器触发ADC单次转换的功能,然后使用DMA进行数据的搬运!这样只要设置好定时器触发间隔,就能实现ADC定时采样转换的功能(即采样速率),然后可以在程序的死循环中一直检测DMA转换完成标志,然后进行数据的读取,或者
以STM32 ADC的常规通道为例(注入通道类似):如上图,STM32 ADC的常规通道可以由以上6个信号触发任何一个,我们以使用TIM2_CH2触发ADC1,独立模式,每次仅测一条通道,则ADC的配置如下:(以下代码使用STM32固件库V3.5)//注意不要使用持续转换模式,否则只要触发一次,//后续的转换就会永不停歇(除非CONT清0),这样第一次以后的ADC,就不是由TIM2_CC2来触发
555,全称“通用单双极型定时器”(General-purpose Single Bipolar Timer),意思是555的一个芯片中包含一个(单)用三极管做成的(双极型)定时器。它在外接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后,能够精确地实现延时功能。利用这个功能我们可以实现很多种电路,最常用的有三种:无稳态电路单稳态电路双稳态电路下面分别介绍每一种电路的结构和用法。引脚图在具体介绍每一种电路之前,我们先来看看5
定时器/计数定时器/计数 和单片机的CPU是相互独立的。定时器/计数工作的过程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CPU的参与。工作原理定时器/计数 实质上是一个 加1计数。它随着计数的输入脉冲进行加1,当计数发生溢出时,则向CPU发出中断请求,如果是定时模式,则表示定时时间已到,计数模式,则表示所计数值已满。结构它由高8位和低8位两个寄存THx和TLx 组成。TMOD是定时器/计数的工作方式寄
1.翻转模式原理:当捕获/比较寄存与计数的值相等时发生翻转(高电平变低电平,低电平变高电平)看CubeMX的配置: 代码里捕获/比较寄存的值设置为100,当计数值计数到100就会翻转。开启更新中断然后重新去设置捕获比较寄存的值。比如第一次溢出设置600。那么下次CNT到600又会翻转。持续不断每次进中断比上一次多加500。就会产生连续的方波。但这样CNT的肯定会溢出(16位:65
为了熟悉定时器定时器ADC用STM32F407DIS做了一个简单的工程:通过高级定时器TIM1溢出更新时间作为触发输出信号(TRGO),触发TIM8开始计数;同时TIM1的通道1、2、3以及分别的互补通道输出6路PWM波用于控制三相电机;TIM1的通道4用于触发ADC1的注入通道;TIM8的通道1用于触发三个ADC的的规则通道;TIM8的通道2用于触发ADC2的注入通道;最后采样结果通过DMA传
转载 2024-10-28 12:22:38
531阅读
一、STM32 的常见的定时器资源:1、系统嘀嗒定时器 SysTick2、看门狗定时器 WatchDog3、实时时钟 RTC4、基本定时器:TIM6、TIM75、通用定时器:TIM2、TIM3、TIM4、TIM56、高级定时器:TIM1、TIM8系统嘀嗒定时器SysTick:这是一个集成在 Cortex M3 内核中的定时器,它并不属于芯片厂商的外设,也就是说使用 ARM 内核的不同厂商,都拥有基
目录1、开启定时器功能2、定时计算3、开启中断4、工程函数配置,启动基础函数(使能)5、中断函数第一篇:STM32Cube MX学习一--新建工程,IO配置,RCC配置对于一些基本操作可以参照第一篇的内容学习,几乎都是步骤图片,步骤内容都是在图里了。这个软件的学习主要分为基础的两三篇,然后转为RTOS的学习,毕竟是工具的使用,原理的东西虽然会涉及描述,但应该不会在这个系列里面太多。遇到困难的知识,
  在使用STM8单片机的ADC功能时,读取ADC数据时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常不断地读取采样标志位,来判断ADC采样是否结束,一种是通过中断的方式来通知系统采样是否结束。  有时候采样ADC数据的时候,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点的去采样数据。一般使用的方式就是通过定时器定时,然后在定时中断函数中再去读取ADC采样的数据。但是这种方式采样的时间是不固定的,比如进入定时器中断后,ADC采样刚结束
任务:使用定时器的编码功能,采集旋转编码的信号并处理,使用LL库网上似乎没查到关于LL库配置定时器编码模式,这篇博客用于分享我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提出一种实现方案。作者只是大四学生一枚,水平有限,如有错误,还请您指出,不胜感激。 核心思路是:不管是什么库,最终都是操作单片机寄存,先了解清楚HAL库的配置方法,再依照其核心实现去匹配LL库相关函数。KEIL左侧的function中可
 实现的功能:用定时器TIM产生PWM波来控制ADC的采样频率,在ADC中断中将采样值直接通过DAC输出。本文主要展示ADC、TIM、DAC的配置(hal库) 主要的困难是通过定时器TIM触发ADC采样的配置比较复杂,定时器的配置还没太懂ADC的配置ADC_HandleTypeDef ADC1_Handler;//ADC句柄 ADC_ChannelConfTypeDef ADC1_Cha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我们常常需要在某个时间后执行某个方法,或者是按照某个周期一直执行某个方法。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定时器。 在iOS中有很多方法完成定时器的任务,例如 NSTimer、CADisplayLink 和 GCD都可以,本文所述的三种定时器就是指的这三种实现。一、NSTimer1. 创建方法    NSTimer *timer = [NSTim
skynet自带定时器功能skynet-src/skynet_timer.c,在skynet启动时会创建一个线程专门跑定时器。每帧(0.0025秒/帧)调用skynet_updatetime()1 // skynet-src/skynet_start.c 2 3 create_thread(&pid[1], thread_timer, m); 4 5 static void * 6 t
STM32中的定时器:内核:SysTick 的系统定时器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如:想要:1ms的定时 时钟源: 72MHz 分频:72分频 72MHz / 72 = 1MHz1/1M s = 1us 1s = 1000ms = 1000 000 us 装载值:1000 1000 * 1 us = 1000 us = 1ms系统定时器:概述处理有一个24位的定时器:SysTi
转载 2024-06-06 10:56:55
689阅读
前言 本节课将了解定时器的基本功能及其配置方法,还接触 stm32 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中断,介绍在 cubeMX 中如何对中断进行设置,如何开启中断以及配置中断的优先级等,最后将实现由定时器触发定时器中断,控制 LED 灯的闪烁。 准备工具软件:STM32CubeMx、Keil5 MDK硬件:STM32F103C8T6核心板、下载ST_LINK本章节工程已上传至百度网盘,此链接永
写在前面这篇博客介绍下我是如何使用CubeMX生成基础环境并调用HAL库来产生硬件PWM的。CubeMX生成过程103C8T6的通用定时器,1个定时器可以产生4个通道的PWM波,每个通道对应了不同的Pin脚。我这次用的是PB5(TIM3_CHANNEL2)。 分两种办法: 1.自己配置相应的寄存,配置好之后,类似51单片机那样使能输出,则相应的Pin脚就会输出对应的PWM波。 2.使用HAL库,
/*****************************************************/对定时器周期公式的总结:1.T=(arr+1)(PSC+1)/Tck 其中TCK为时钟频率,PSC为时钟预分频系数,arr为自动重装载值。 f=Tck/(psc+1)(arr+1) 2.Tck/(psc+1)即为cnt计数时钟频率,(psc+1)/Tck为计数周期(cnt+1所用的时间
一、定时器简介STM32F1 系列中,除了互联型的产品,共有 8 个定时器,分为基本定时器,通用定时器和高级定时器。基本定时器 TIM6 和 TIM7 是一个 16 位的只能向上计数的定时器,只能定时,没有外部 IO。通用定时器 TIM2/3/4/5 是一个 16 位的可以向上/下计数的定时器,可以定时,可以输出比较,可以输入捕捉,每个定时器有四个外部 IO。高级定时器 TIM1/8 是一个 16
定时器的实现原理定时器的实现依赖的是CPU时钟中断,时钟中断的精度就决定定时器精度的极限。一个时钟中断源如何实现多个定时器呢?对于内核,简单来说就是用特定的数据结构管理众多的定时器,在时钟中断处理中判断哪些定时器超时,然后执行超时处理动作。而用户空间程序不直接感知CPU时钟中断,通过感知内核的信号、IO事件、调度,间接依赖时钟中断。用软件来实现动态定时器常用数据结构有:时间轮、最小堆和红黑树。Li
新版51单片机内部有3个16位可编程的定时器/计数,即定时器T0,T1,T2。他们既有定时功能又有计数功能,我们可以通过配置与它们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可以选择启用定时功能或计数功能;其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定时器系统是单片机内部的一个独立的硬件部分,它与CPU和晶振通过内部某些控制线连接并起作用,CPU一旦设置开启定时器功能后,定时器便在晶振的作用下自动开始计时,当定时器的计数计满后,会产生中断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