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 个基于 python 实现的Web开发微框架,主要依赖: Werkzeug:python 的 WSGI 工具包,也可以作为个 Web 框架的底层库。 Jinja2:为 python 提供的个功能齐全的模板引擎flask 只建立 Werkezug 和 Jinja2 的桥梁,前者实现个合适的 WSGI 应用,后者处理模板。 Flask 也绑定了些通用的标准库包,比如 log
常见的请求方式GET : 页面的默认请求方式,请求的数据是以明文的形式放在路由上面,以 ? 开头的键值对,中间以 & 连接多个参数POST : 请求的数据隐藏发送的,安全系数高,通常用来向服务器提交数据请求对象Flask 中由全局对象 request 处理请求,需要使用 from flask import request 导入模块request 常用属性属性名描述args获取 get 请求
转载 2023-12-14 02:46:10
587阅读
HttpURLConnection自动重试机制导致请求重复两对接某第三方聚合支付的反扫支付时,对方返回单号重复,导致收银失败。在业务层确认外部单号没有重复以及没有做失败重试处理后,怀疑是http客户端存在自动重试机制,于是往这个方面查可以确认是HttpURLConnection自动进行了请求重试。HttpURLConnection 采用 Sun 私有的个 HTTP 协议实现类: HttpCli
转载 2024-01-17 08:21:52
774阅读
前言最近业务碰到了个诡异的400接口请求异常,部门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会出现400响应码错误,部分用户又能正常访问。该接口用postman请求访问,都能正常返回数据。后端写客户端请求该接口,也都能返回正常的数据。本文就来记录下这次问题整体简化版请求链路如图问题排查过程因为不管是用postman或者是后端自己写客户端请求,都能返回正常的数据。就说明我们请求的参数是没啥问题,问题可能是出现在请求头上
、问题1.最近写代码遇到了两这种同个接口几乎同时被调用两情况,决定记录下。二、场景及解决方法1.场景父组件Parent给子组件Son传参props1,子组件Son只在初始化时能够正确接收到 子组件传过来的值props1,之后父组件中的props1的值变化,子组件中接收的props1是会进行响应式更改的。1)但是我的需求是: 在子组件中知道props1变化,就需要&n
        在最近的开发项目中,在向JAVA服务器发送请求时,被发现iOS会有发送两请求的情况。提交信息到服务端时,偶而会发生重复写入的信息(不知道是不是跟服务端的配置与语言特性之类的关系....)。而iOS端,无论你如何调试,都只看到请求返回,翻了所有的ASIHTTPRequest文档,尝试过很多方法都没办法切底解决。  &nbsp
前言?缘由博友的需求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博友说话,本狗笑哈哈。博友要我写啥,我就写啥。特来篇关于SpringBoot接口返回结果及异常统处理,虽说封不封装都能用,但咱后端也得给前端小姐姐留个好印象不是。项目前后端分离,规范的数据传输格式,让REST风格的API具有简单、易读、易用的特点。不仅代码优美,也可以让带刀的前端小姐姐变得更漂亮。以下例子参考多个实际项目,最终总结来跟大家进行分享,大佬勿喷
# axios一次请求接收多次返回信息 在前端开发中,我们经常需要通过网络请求获取数据。而`axios`是个非常强大且流行的JavaScript库,用于发起HTTP请求。它支持从服务器获取数据,并且可以在后台进行多次返回信息,这为我们的开发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axios`实现一次请求接收多次返回信息,并提供些实际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axios `axios`
原创 2023-12-21 08:44:14
1049阅读
文章目录1 HTTP基础1.1 http发展历程1.2 发起一次请求浏览器端经历的过程1.3 什么是跨域1.4 数据协商:Accept 和Content1.5 其他2. 关于浏览器缓存那些事2.1 cache-control 缓存策略3. cookie1 HTTP基础1.1 http发展历程HTTP1.1的特点:持久连接。 即在一次TCP连接中多次发送http请求(对应返回头里的Connectio
# Java中的一次请求多次响应 在Java编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一次请求获取多次响应的情况。这种需求通常在需要实时更新数据或进行长连接通信时会用到。本文将介绍如何在Java中实现一次请求多次响应的功能,并提供代码示例进行演示。 ## 一次请求多次响应的实现方式 在Java中实现一次请求多次响应的功能,通常可以使用多线程或者异步处理的方式来实现。当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后,服务器端可以
原创 2024-03-29 07:17:34
410阅读
# Java多次请求合并一次的实现方法 在Java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将多个请求合并为一次请求的场景,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本文将介绍种基于Java的请求合并实现方法,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1. 需求分析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以下场景: - 多个用户同时请求资源,但该资源的生成需要消耗大量计算资源。 - 多个用户请求的数据可以合并处理,以减少数据库查询次数。
原创 2024-07-30 08:57:34
43阅读
**JS 连续发送多个请求 Promise.all() Promise.race() **ヤッハロー、Kaiqisanすうう、つふつうの学生プログラマである,昨天在写项目的时候遇到个问题,就是在批量删除文件的时候会弹出很多的提示框,待我查看代码之后,才发现是因为这批量删除操作是通过迭代循环并多次走的请求路由导致的,每删除个文件就弹出个 “删除成功”,这样会导致用户体验很差。本来想找后端的人
flask 实现ajax 数据入库在正式编写前需要了解下如何在 python 函数中去判断,请求是 get 还是 post。python 文件代码如此所示:# route()方法用于设定路由; @app.route('/hello.html', methods=['GET', 'POST']) def hello_world(): if request.method == 'GET'
转载 2024-02-02 17:43:17
35阅读
首先这道题的答案为ACountDownLatch:具有计数器的功能,等待其他线程执行完毕,主线程在继续执行,用于监听某些初始化操作,并且线程进行阻塞,等初始化执行完毕后,通知主线程继续工作执行。值得注意的是CountDownLatch计数的次数定要与构造器传入的数字致,比如构造器传入的是3,则countDown()定要执行3,否则线程将直阻塞。CountDownLatch通常用
:什么是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个基于请求与响应,无状态的,应用层的协议,常基于TCP/IP协议传输数据。 目的是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高校通信。二:工作原理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交 HTTP 请求,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响应信息。具体步骤: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连接(T
转载 2024-09-25 07:51:10
101阅读
对于些用户请求,在某些情况下是可能重复发送的,如果是查询类操作并无大碍,但其中有些是涉及写入操作的,旦重复了,可能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例如交易的接口如果重复请求可能会重复下单。重复的场景有可能是:黑客拦截了请求,重放前端/客户端因为某些原因请求重复发送了,或者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点击了。网关重发….本文讨论的是如何在服务端优雅地统处理这种情况,如何禁止用户重复点击等客户端操作不在本文的讨论
作者:Jason Chen HTTP是web客户端和服务端的通讯的应用层协议,通常基于TCP/IP。交互方式如下:     1. 客户端和服务端建立连接     2.客户端发送请求     3.服务端响应请求     4.关闭连接     由于创建/关闭连接的代价很大,所以,在HTTP1.
# Java 多次点击只请求一次接口的实现 在Web开发中,用户经常会因为多次点击某个按钮而导致重复请求接口的问题。为了避免多次请求,我们需要实现个机制,确保在短时间内多次点击只能发起一次请求。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实现这功能的步骤和代码示例。 ## 1. 整体流程概述 在实现“Java多次点击只请求一次接口”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整体流程。下面的表格展示了整个实现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09-26 09:31:10
150阅读
# 使用axios取消上一次请求 在前端开发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在用户快速多次点击请求按钮时,会发送多次重复请求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们可以使用axios的取消请求功能来实现在发送新请求前取消上一次请求。 ## axios简介 axios是个基于Promise的HTTP请求客户端,用于浏览器和Node.js。它支持在浏览器中使用XMLHttpRequest或者在Node.js中使用
原创 2024-06-12 04:45:14
317阅读
    fork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调用一次返回2返回pid>0为父进程,pid=0为子进程。直对fork方法如何返回有些疑惑,函数调用一次通常只返回个结果,fork调用怎么会返回2?之前查过原因,时间久了有些忘了,今天上网又查了下,其实大家说的“返回”在表达上时不清楚的。 fork实际上并不是执行两,它依然返回一次,准确地说是
转载 2024-04-25 22:57:54
5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