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光谱影像中,结合纹理、表面粒度、风化程度、作物密度等辅助信息,能估计出多种地物及其上覆作物的状态参量,提高遥感高定量分析的精度和可靠性。如何通过构建遥感光谱反射信号与地表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来实现数值计算,是举办本次培训班的主要目的。针对高光谱建模的具体实现方法,系统地阐释基于信息量方法的建模思路与基本原理,并进行深入地实现方法学习,涉及数据获取、分析、处理、软件操作和结果分析等主要环节。通过本
因此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被称为“分析的巨人”。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图红外光谱的区分通常我们所说的红外光谱一般指中红外光谱。但事实上红外谱区按波长范围被划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三部分。 波长范围(um)波数范围(cm-1)振动类型近红外光谱0.8-2.54000-12000振动倍频、组合频中红外光谱2.5-25400-4000振动基频远红外光谱25-100010-400转动频率注:波长与波数
转载 2023-07-10 17:27:30
323阅读
     CMOS图像传感器经过2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各项参数都在不断提升,这些参数指标中,近红外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什么是近红外波段  人眼对波长400nm~700nm的电磁波敏感,波长在700nm~2500nm的都可以称为近红外波段。对于基于硅的CMOS来说,能够响应的最大波长约为1100nm,也就是说,CMOS图像传感器对于
光谱分析仪是一种常用的分析仪器,是根据原子所发射的光谱来测定物质的化学组分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多个领域中。  光谱分析仪的性能特点:  1.仪器采用的独立出射狭缝为国内首创,世界先进。金属整缝的特点是仪器调试方便、快捷,便于出射狭缝增加通道(用户可仅考虑目前应用的元素,以后需要的通道可随时增加)节约成本。  2.自动高压系统为世界先进水平。该系统可通过计算机控制每个通道提供8档高压,使
1、红外吸收光谱法 IR 分析原理:吸收红外光能量,引起具有偶极矩变化的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谱图的表示方法:相对透射光能量随透射光频率变化提供的信息: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提供功能团或化学键的特征振动频率 红外光谱测试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对应分子基团,因此可以根据红外光谱推断出分子结构式。以下是甲醇红外光谱分析过程: 甲醇红外光谱结构分析过程
导读本文提出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数据预处理的算法。该方法可以自动识别噪声通道,并采用非平稳滤波步骤来去趋势和去除高频干扰源。使用最近发布的累积曲线拟合近似(CCFA)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以减少由于fNIRS数据的非平稳性导致的失真效应。将输出结果与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的滤波、低通滤波(LPF)和带通滤波(BPF)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常用或常规方法相比,基于CCFA的滤波具有
前言本文将给大家介绍通过The Unscrambler X 10.4对光谱预处理的方法。一、The Unscrambler X 10.4的使用首先打开软件,导入你的光谱数据,因为我的光谱数据是存储到excel中的,所以我导入excel文件,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据格式进行导入。 这里我用Eigenvector中的公开数据集进行演示。 导入数据后,对其进行坐标设置。 设置好后点击OK,就能看他下面的
## Python红外光谱处理 近红外光谱处理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成分和属性的技术,可以通过测量不同物质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吸收情况来进行分析。Python作为一种强大的编程语言,可以很好地用于处理近红外光谱数据。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对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处理。 ### 数据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近红外光谱数据。这些数据通常以CSV文件的形式存储,每一行代表一个样本,每一列代表一
原创 2024-06-04 04:37:51
361阅读
       2.1 近红外光谱数据难点        概述1中简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和实测数据的复杂、多元、重叠等特性,这些特性导致所得光谱数据无法直接建立关联分析模型。以农业检测为例,某样品所测光谱数据如图1所示,(图片来源:严衍禄等.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原理、技术及应用
  1.实验目的  学习在PC机系统中扩展简单I/O接口的方法。  进一步学习编制数据输出程序的设计方法。  学习蓝牙模块的接线方法及其工作原理。  学习L298N电机驱动板模块的接线方法。  学习蓝牙控制小车的工作原理。   2.所需元器件  TPYBoardv102板子1块  蓝牙串口透传模块(HC-06)1个  L298N电机驱动板模块1个  智能小车底盘1个  数据线1条  杜邦线若干 
A成分/光谱/质谱/能谱/形貌/物相结构/热重七大材料测试方法汇总,必收藏!!!成分分析 成分分析按照分析对象和要求可以分为 微量样品分析 和 痕量成分分析 两种类型。按照分析的目的不同,又分为体相元素成分分析、表面成分分析和微区成分分析等方法。体相元素成分分析是指体相元素组成及其杂质成分的分析,其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原子发射ICP、质谱以及X射线荧光与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其中前三种分析方法需要对样
一、RealSenseD435介绍RealSenseD435是一款结构光相机,使用左右目相机和红外光实现测距。有效测距范围为0.2~10m二、ORBSLAM2_with_pointcloud_map的安装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aoxiang12/ORBSLAM2_with_pointcloud_map.gitclone代码,无法下载的话,可以直接去https:
不确定性来源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会极大地影响红外温度计的校准。这些来源总结如下:辐射源发射率估算测温仪的视场辐射源上的温度变化梯度测量准直辐射源的校准温度环境温度反射温度必备校准设备: 任何红外温度计校准都必须使用以下设备。热辐射源转移标准环境温度温度计安装装置测距装置热辐射源是提供辐射的校准温度源。辐射强度取决于光源温度。红外线温度计通过接受的辐射来确定目标物体温度。辐射源的大小是一个首当其冲的问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正式开始介绍使用python做接口测试前,我们先准备好相应的工具,这样就能快速上手接口测试了。0. python在测试领域Python其实大有可为,不管是Web、移动端、接口、嵌入式测试都能看到Python的身影。而且因为Python语法的简单性,用Python做自动化测试的效率极高。有人可能会说:Python运行效率低啊。可是你想想,在自动化测试应用时,我们需要在乎底层脚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是利用化学物质在NIR光谱区内的光学特性,快速测定样品中一种或多种化学成分含量和特性的新物理测定技术,具有样品用量少,样品无损失,分析速度快,同时测定多指标,无废物污染以及成本低、利用率该等常规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       近红外光谱采集到的光谱信息中,除了所需的基本样品特性植物
文章导读目录1.紫外分光光谱UV2.红外吸收光谱法IR3.核磁共振波谱法NMR4.质谱分析法MS5.气相色谱法GC6.凝胶色谱法GPC7.热重法TG8.静态热-力分析TMA9.透射电子显微技术TEM10.扫描电子显微技术SEM11.原子力显微镜AFM12.扫描隧道显微镜STM13.原子吸收光谱AAS14.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ICP15.X射线衍射XRD16.纳米颗粒追踪表征1.紫外分光光谱UV分析
        1.1 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技术特征        按照分析介质或手段的不同,光谱分析属于分析科学中的物理及物理化学分析,按照其采用分析光谱的谱区差异,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等,其共性特征是:光谱分析的基础信息都是根据分子等微观粒子运动的特点,通过分析分子振动和光源频率的“共振现象”实现分析对象的信息
主流fNIRS数据分析工具箱有:Homer2,NIRS-SPM,FC-NIRS,NIRS_KIT。Homer2:可以用来处理 .nirs格式 的近红外数据,如信号预处理(伪影检测、基线校正、滤波等)、血氧浓度变化、添加mark,观测信号功率谱等。该软件的优点是:用户界面友好和整合的process  stream函数。缺点是仅支持.nirs的格式,而且每次处理完数据原始数据会被覆盖。关于更
答:与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不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间接分析技术,是将光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计量学技术与基础测试技术有机结合,是用统计的方法在样品待测属性值与近红外光谱数据之间建立一个关联模型(或称校正模型),即把近红外光谱所反映的样品基团、组成或物态信息,与用标准或认可的参比方法测得的组成或性质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建立校正模型,通过对未知样品光谱的测定和建立的校正模型,来快速预测其组
前言:上一篇文章,向入门的同志大体介绍了近红外光谱数据建模的内容,依据上文其实已经可以基本完成数据建模的工作,但是很多工作不够细致,本文便是分享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1.近红外光谱数据大多需要预处理1.1 预处理原因           近红外光谱数据收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异常值、或者环境的噪声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收集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