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远程服务器上运行的WEB项目class对应的源码与本地项目中必须保持一致也就是远程tomcat部署的项目就是本机项目打包过去的,而本机项目没有发生变动 远程服务器端 服务器端配置eclipse调试器监听端口,有两种方式,任选其一 第一种方式:环境变量export JPDA_ADDRESS=9999 启动tomcat使用sh catalin
子
现有的调度系统主要基于电话交换技术,实现的是纯语音调度。随着石油石化、电力、政府、广电、军警、交通、证券等各个行业对应急管理效率、应用管理范围等方面需求的不断提升,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调度方式正在逐步转向基于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综合指挥调度系统。
系统概述
浙江元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年调度产品研发经验的基础上,融计算机技术、光电技术、
原创
2012-04-27 11:30:35
779阅读
在微服务之中,我们可以开展很多的研究,接下来在学习微服务之前了解一下必须的知识点。一、集群技术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1.1 系统结构根据典型的集群体系结构,集群中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可以归属于四个层次:(1)网络层:网络互联结构、通信协议、信号技术等。(2)
转载
2024-05-21 10:54:37
3阅读
在实现app自动化过程中,有时候我们需要将多个手机中的任务,按照某种规则进行调度,这时仅仅使用移动端的脚本就无法完成了,需要配合使用微服务来完成。下面就举个例子来实际说明如何使用。需求假设我们有100台手机做任务,具体有如下需求:按顺序来启动每台手机任务,移动端脚本名为:test。两次启动之间需要加一个随机的间隔时间。将自定义的参数传给每个启动的手机任务,自定义参数 「参数名:url,类型:str
转载
2024-04-09 10:37:35
56阅读
很多系统迁移到微服务架构之后,并没有明显感觉到微服务架构带来的优势,反而觉得带来了更高的复杂度,王启军在《持续演进的Cloud Native》书中总结了七种微服务架构没能发挥出固有优势的原因,看看自己“中枪”了没!1、用传统方式构建微服务微服务架构和传统的架构方式思路完全不一样。例如传统方式实现高可用,更相信流程,更相信KPI对人的影响,因此流程需要让更多的人去测试,制定更严格的发布流程。而微服务
前言 笔者从2013年加入ThoughtWorks至今共4年时间。在这4年时间里,我分别以开发人员、DevOps工程师、DevOps咨询师、微服务架构师以及微服务咨询师的角色参与了共计7个产品和项目的微服务咨询和实施。其中有成功,有失败,有反思,更多的是学习和总结。以下是我这些年来在微服务咨询上的经验总结,希望能给陷入微服务实施困境的人带来一些帮助。 难点1:“一步到位”的认知错觉 这些
1.基本概念实现一套微前端架构,可以把其分成四部分(参考:https://alili.tech/archive/11052bf4/)加载器:也就是微前端架构的核心,主要用来调度子应用,决定何时展示哪个子应用, 可以把它理解成电源。包装器:有了加载器,可以把现有的应用包装,使得加载器可以使用它们,它相当于电源适配器。主应用:一般是包含所有子应用公共部分的项目—— 它相当于电器底座子应用:众多展示在主
转载
2024-06-19 21:48:06
43阅读
为防范化解重特大安全风险,针对灾害事件坚持事前预防、事发响应、事中处置、事后恢复的应急原则,企达信息研发了一套指挥调度系统,对于各类事件分类接入,实行分级管理;针对事件处置情况进行评估,形成电子化的处置报告。融合通信调度中台主要是面向政府应急部门提供的全方位城市应急指挥调度平台,平台依托地理信息通过整合全市的应急资源信息,并在图上进行展现,结合城市应急指挥业务流程,打造各类应用系统,满足市政府应急
原创
2020-05-29 18:05:20
1627阅读
前言本文将从Tomcat性能优化,SpringCloud开启重试机制,Zuul网关性能参数优化,Ribbon性能参数优化,Feign与Hystrix性能优化等五个方面分享在生产环境如何做好SpringCloud性能优化。 Tomcat性能优化 一般基于SpringCloud的微服务能够脱离传统的tomcat,独立跑起来,SpringBoot功不可没,其原理是SpringBoot
转载
2023-12-02 13:10:57
78阅读
定时任务几乎是每个业务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计算到期时间、过期时间等,定时触发某项任务操作。在使用单体应用时,基本使用Spring提供的注解即可实现定时任务,而在使用微服务集群时,这种方式就要考虑添加分布式锁来防止多个微服务同时运行定时任务而导致同一个任务重复执行。 除了使用注解,现在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搭建分布式任务平台,所有的微服务注册到分布式任务平台,由分布
基于微服务的解决方案有一些缺点: 分布式应用程序分布式应用程序增加了开发者在设计和生成服务时的难度。 例如,开发者必须使用 HTTP 或 AMPQ 等协议实现服务间通信,这会增加测试和异常处理的复杂性。 还会增加系统延迟。 部署复杂性如果应用程序具有许多微服务类型,且需要高可伸缩性(需要能为一个服务创建许多实例且在许多主机中实现服务均衡),这意味着 IT
转载
2024-03-27 09:56:13
50阅读
简述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进步,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指挥调度通信系统是指综合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和自动化等技术,传递指挥调度指令及信息的设备集合,它以信息交换平台为核心平台,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对所有参与单元的信息进行无阻塞、快捷的点到点和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的信息进行交换,实现指挥调度指令和信息的快速上传下达。指挥调度系统应用领域及其广泛,铁路、城市轨道交
原创
2021-05-28 12:05:23
628阅读
智慧城市指挥调度系统是当代城市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其融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旨在实现对城市各类资源和服务的集中监控、快速响应和有效调度。这一系统提供了城市管理者一个全面且智能化的平台,用以优化城市运行、增强城市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以下将详细介绍智慧城市指挥调度系统的内容及功能。1. 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智慧城市指挥调度系统通过整合各类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数据源,实现
原创
2024-07-09 14:06:40
146阅读
一、前言微服务(MicroServices)是一种架构风格,一个大型复杂软件应用由多个微服务和前端展示层组成。系统中的各个微服务可被独立部署,各个微服务之间是松耦合的。每个微服务仅关注于完成一件任务并很好地完成该任务。在所有情况下,每个任务代表着一个小的业务能力。以往我们开发应用程序都是单体应用(可以理解为一个部署包包含了项目的所有功能),虽然开发和部署比较方便,但后期随着业务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达
转载
2023-08-15 13:48:46
126阅读
传统的应急救援模式常被称为“盲人摸象”,其核心痛点在于:指挥中心与事故现场之间存在巨大的信息鸿沟。指挥官依赖零散、滞后且可能失真的信息进行决策,而现场救援力量则往往在缺乏全局视角和协同指令的情况下各自为战。这种模式在应对复杂灾情时,极易导致响应延迟、资源错配和协同失效。指挥调度系统的引入,正从根本上颠覆这一传统,通过技术赋能,构建一个“信息驱动、精准决策、高效协同”的全新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从指挥大
微服务(microservice)是一种软件架构,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它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架构可以叫做微服务?网上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是都太复杂,初学者不容易看懂。我认为,这个概念其实非常简单,可以很通俗地说明白。一、单体软件要理解微服务,首先需要理解软件架构的演变。早期的软件,所有功能都写在一起,这称为单体架构(monolithic software)。整个软件就是单一的整体,彷佛一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总是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微策略软件技术公司秉承的就是这个原则,浓厚的技术氛围,实用的技术分享,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属于技术分享的盛宴。每周四,笔者所在的RESTful API和Architect组都有大组内的技术分享和读书会活动,分享的豆瓣高分技术书包括但不限于:《设计数据密集型应用Designing data-intensive applications》,《重
转载
2024-08-29 14:18:15
13阅读
什么是微服务?微服务 - 也称为微服务架构 - 是一种构建方式,它将应用程序构建为松散耦合服务的集合,具有完整的业务功能。微服务架构允许连续交付/部署大型复杂应用程序。本文将概述自动微服务测试工具和最佳实践。它还使组织能够发展其技术堆栈。微服务逐渐用于创建更大,更复杂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作为较小服务的组合得到更好的开发和管理,这些服务可以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重要的应用程序范围的功能。大而
转载
2024-04-17 22:03:37
12阅读
1.软件可复用性复用又叫重用,是重复使用的意思。一般软件的复用率并不高。复用的好处可以得到 较高的生产效率以及随之而来的成本降低、较高的软件质量(错误可以更快的被纠正)以及 恰当的使用复用可以改善系统的可维护性。复用不仅仅是代码的复用,虽然代码复用确实是复用的一个初等形式,代码的剪贴复用、算法的复用、数据结构的复用都是传统的复用种类,它们都各有优点,也各有缺陷。一般地在软件设计过程中支持可维护性针
提供基于标准的调度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本系列文章我将介绍基于标准的通信指挥调度系统,包括系统整体架构到具体功能点。 基于SIP协议的应用如雨后春笋班出现,国标GB28181明确了SIP作为监控系统控制协议,下一代网络IMS 也已经规模应用,基于SIP协议的呼叫中心等应用也已经很成熟,视频会议厂商也逐渐实现基于SIP协议的MCU,进几年调度系统逐渐火起来, 调度系
原创
2022-08-10 11:40:00
50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