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小节介绍了以太网帧的结构,以及帧中各个字段的作用。参与以太网通讯的实体,由以太网地址唯一标识。以太网地址也叫做 MAC 地址,我们对它仍知之甚少。以太网地址在不同场景,称谓也不一样,常用叫法包括这些:以太网地址MAC 地址硬件地址物理地址网卡地址网卡在以太网中,每台主机都需要安装一个物理设备并通过网线连接到一起: 这个设备就是 网卡 ( NIC ),网络接口卡 ( network inte
从电话线到光纤入户,有线网络的体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我们的行动空间也往往被这么一根线牵制,无线便给了我们更多自由。那么无线网卡,有什么讲究呢?▌类型从类型上来看,无线网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USB网卡、PCIe网卡、M.2网卡USB网卡算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台式机、笔记本都能用,还是免驱动即插即用。体积很小,可以看作是一个U盘+网线的组合,出门揣兜里都行,(比如家里有wifi但是爸妈把网线藏起
无线网卡插上没反应怎么办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电脑可以有无线WIFI就可以连接宽带了,那么USB无线网卡插入电脑后没有反应该怎么决解呢?下面介绍有关经验以供参考。原因分析:USB插入电脑如果没有反应,通常原因有2,一是驱动问题二是电脑接口问题还有其它问题几种。硬件问题——更换USB插口拔出的你的USB无线网卡,更换到其它USB接口尝试连接是否正常。硬件问题——更换电脑更换另外一台电脑插入USB无线网
引言Docker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它允许开发者将应用及其依赖打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或Windows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Docker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其网络功能,而网络功能的核心就是网络驱动。Docker网络容器网络实质上是由 Dokcer 为应用程序所创造的虚拟环境的一部分,它能让应用从宿主机操作系统的网络环境中独立出来,形成容器自有的网络设备、I
# DockerUSB网卡的结合使用 在现代软件开发和部署过程中,Docker以其轻量级的虚拟化和强大的隔离能力受到越来越多开发者的青睐。它允许用户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打包为一个可移植的容器,简化了开发、测试和部署的流程。本文将探讨如何在Docker中使用USB网卡,并通过代码示例进行详细说明。 ## 什么是USB网卡USB网卡是一种外部设备,能够通过USB接口提供网络连接。它通常
原创 2024-10-28 04:33:44
104阅读
# 如何实现 Docker 直通 USB 网卡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Docker 是一种流行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将应用程序与其依赖项封装在容器中。然而,有时候我们需要直接访问主机的 USB 网卡。这篇文章将详细讲解如何实现 Docker 直通 USB 网卡的步骤,并提供必要的代码和详细的注释。 ## 流程概述 下面是实现“Docker 直通 USB 网卡”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2024-10-28 06:35:11
249阅读
# Docker加载USB网卡 在使用Docker构建应用程序时,有时候需要访问USB设备,比如USB网卡。但是默认情况下Docker并不支持直接访问USB设备。本文将介绍如何在Docker容器中加载USB网卡,并给出具体的代码示例。 ## 为什么需要加载USB网卡 USB网卡是一种常见的外部网络设备,它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到计算机,为其提供网络连接。在某些场景下,我们需要在Docker
原创 2024-04-12 04:37:39
126阅读
-----以下部分转自原文-----搭建环境virtualbox, ubuntu14.04.4 内核4.2.0 docker 1.12.0-rc1virtualbox上运行两套主机系统,设置使用桥接模式,网卡混杂模式开启全部允许.主机上配置的eth0网口或者创建的vlan网口,均需要开启混杂模式,命令 ip link set eth0 promisc on ip link se
转载 2023-08-04 12:16:57
224阅读
复现步骤更改 PD 网络偏好设置(默认为 A 类的私有地址):修改虚拟机网络配置这里其实并不知道网关和 DNS 是多少,用 *.*.*.1 纯粹是碰巧。因为在 PD 的网络偏好中并没有提供像 VMware 手动指定网段和网关的配置。但猜测应该会取起始 IP 地址。网络互通测试目此时虚拟机已经能 ping 通公网和网关,但并不确定 PD 是否也有一个类似 VMware 中 VMnet8 虚拟网络适配
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遇到了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在 Docker 中运行 OpenWRT,并通过两块网卡macvlan 能够实现互相 ping 通。这个题目不仅涉及 Docker 的网络配置,也引入了 macvlan 网络模式的复杂性。接下来,我将详细记录排查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整个过程,以便他人能够从中受益。 ## 问题背景 在实现家庭网络环境的虚拟化过程中,我尝试在 Docker 容器中部
原创 7月前
123阅读
对于了解Docker容器网络的朋友,我想对虚拟机的网络也不会陌生,毕竟我们是跟随这个时代一起学习和进步的人。相比VM,Docker的网络也在逐步走向成熟,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macvlan做下简单的介绍。Why macvlan?首先我们去对比下VM和Docker中不同的网络,这样会比较清楚。VMDockerNATbridgeBridgedmacvlan, overlay等Host-onlybridg
转载 2023-09-24 23:25:37
295阅读
## 实现Macvlan docker的步骤流程 ### 1. 创建Macvlan网络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Macvlan网络来给Docker容器使用。Macvlan网络是一种将容器绑定到物理网络上的网络驱动。 在命令行中执行以下命令来创建Macvlan网络: ```shell docker network create -d macvlan --subnet= --gateway= -
原创 2023-11-15 12:03:03
172阅读
一、MAC地址计算机联网必需的硬件是安装在计算机上的网卡,通信中,用来标识主机身份的地址就是制作在网卡上的一个硬件地址,每块网卡在生产出来后,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外,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编号来标识自己,这个地址就是MAC地址,即网卡的物理地址,MAC地址由48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分成六段,用十六进制表示,如00-D0-09-A1-D7-B7。其中前24位是生产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编号,后24位是网
上一小节介绍了以太网帧的结构,以及帧中各个字段的作用。参与以太网通讯的实体,由以太网地址唯一标识。以太网地址也叫做 MAC 地址,我们对它仍知之甚少。以太网地址在不同场景,称谓也不一样,常用叫法包括这些:以太网地址MAC 地址硬件地址物理地址网卡地址网卡在以太网中,每台主机都需要安装一个物理设备并通过网线连接到一起:这个设备就是 网卡 ( NIC ),网络接口卡 ( network interfa
组建局域网内部网络,遇到的问题:购买电信的宽带,多人拨号肯定是不行的(貌似同时超过4台机器拨一个号就自动被断开网络了)。 使用一些软件共享上网觉得既然是人家开发的软件,不太放心里面加了什么代码会监控这边的网络,然后想通过一台机器做路由功能进行共享上网。 配置一台服务器(系统为win 2003、独立网卡),再另一块网卡(价格10元~35元左右),使用附加的网卡连接Modem进行拨
能够将容器化应用连接到外部系统以及物理网络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常见的例子是部分容器化的应用——应用中已容器化的部分需要与那些运行在物理网络和 VLAN 上的未容器化部分进行通信。Docker 内置的 Macvlan 驱动(Windows 上是 Transparent)就是为此场景而生。通过为容器提供 MAC 和 IP 地址,让容器在物理网络上成为“一等公民”。下图展示了具体内容。Macvlan
转载 2023-09-29 20:57:57
548阅读
目录一、实验环境二、创建macvlan网络三、用macvlan网络创建容器:四、网络结构分析:五、不同 macvlan 网络之间的通信 macvlan 本身是 linux kernel 模块,其功能是允许在同一个物理网卡上配置多个 MAC 地址,即多个 interface,每个 interface 可以配置自己的 IP,macvlan 本质上是一种网卡虚拟化技术。一、实验环境IP主机名内核版本1
转载 2023-10-10 10:12:56
792阅读
网卡_接口类型 网卡最终是要与网络进行连接,所以也就必须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不同的网络接口适用于不同的网络类型,目前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细同轴电缆的BNC接口和粗同轴电AUI接口、FDDI接口、ATM接口等。而且有的网卡为了适用于更广泛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两种或多种类型的接口,如有的网卡会同时提供RJ-4
macvlan 简介几种 Linux 虚拟网络设备:tap/tun、veth-pair、bridge,
转载 2022-08-17 07:53:17
405阅读
# Macvlan Docker 设置 在使用Docker容器时,有时候我们需要让容器直接映射到宿主机上的网络接口,以实现更灵活的网络设置。这时就可以使用macvlan网络模式。macvlan网络模式允许我们创建一种虚拟的网络设备,使得容器可以直接与宿主机网络通信。 ## Macvlan网络模式简介 macvlan网络模式是Docker提供的一种网络模式,它允许容器直接映射到宿主机上的物理网
原创 2024-07-10 06:46:07
7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