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Java客户端有很多的开源产品比如Redission、Jedis、lettuce等。Jedis:  Jedis是Redis的Java实现的客户端,其API提供了比较全面的Redis命令的支持;Jedis中的方法调用是比较底层的暴露的Redis的API,也即Jedis中的Java方法基本和Redis的API保持着一致,了解Redis的API,也就能熟练的使用Jedis。使用阻塞的I/
## Redis哨兵模式真实节点介绍与代码示例 Redis哨兵模式是Redis分布式架构中的一种常见方案,用于监控和管理多个Redis实例。在这种模式下,哨兵节点会定期检测各个Redis实例的健康状态,并在主节点故障时自动将其中一节点升级为新的主节点。 本文将介绍Redis哨兵模式中的真实节点,以及如何在代码中实现哨兵模式的配置和使用。 ### 哨兵模式真实节点Redis哨兵模式
原创 2024-01-10 11:17:07
46阅读
# Redis哨兵模式:当两个节点挂了 ## 简介 Redis是一种高性能的键值存储系统,常用于缓存、会话管理和消息队列等场景。Redis哨兵模式是一种用于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通过监控Redis节点的状态,自动进行故障转移,保证系统的可用性。 ## Redis哨兵模式简介 Redis哨兵模式由一或多个哨兵节点组成,哨兵节点负责监控Redis节点和从节点的状态。当主节点挂了,哨兵会自动将一
原创 2024-02-10 04:19:36
128阅读
算法数据结构关于链表中哨兵结点问题的深入剖析 最近正在学习UC Berkeley的CS61B这门课,主要是采用Java语言去实现一些数据结构以及运用数据结构去做一些project。这门课不仅告诉你这个东西怎么做,而且一步一步探寻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功能。我们有时在接触某段代码或功能的实现时,可能直接就看到了它最终的面貌,而不知道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其实每一功能的添加或优化都是对应一
# Redis两个节点的高可用架构简析 ## 引言 Redis作为一种高效的内存数据存储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缓存、消息队列和实时数据处理等场景。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服务的高可用性,通常会采用多个节点的架构来实现数据的高持久性和高可用性。本文将通过简单的示例介绍Redis两个节点的高可用架构,同时给出代码示例,最后通过状态图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架构。 ## Redis高可用架构概述
原创 9月前
45阅读
# Redis哨兵两个节点的切换 在分布式系统中,高可用性是至关重要的。当一节点出现故障时,系统需要能够无缝地切换到另一可用节点,以保持服务的连续性。Redis作为一种常用的内存数据库,也提供了一种高可用性的解决方案,即Redis哨兵。 本文将介绍Redis哨兵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并通过代码示例演示两个节点之间的切换过程。 ## Redis哨兵简介 Redis哨兵Redis分布式
原创 2024-01-22 07:27:20
55阅读
zookeeper 原理简介随笔部分: 文件系统和通知机制。文件系统,全量数据存于内存。zk主要有2种节点类型,临时节点和持久节点。又细分为普通临时节点顺序临时节点普通持久节点顺序持久节点临时节点的生命周期和客户端一致。如果客户端会话失效,则节点会被自动销毁。 临时节点没有子节点 顺序节点中,只会为其直接子节点维持顺序二阶段提交协议分为事务询问和执行事务两个部分。事务询问:协调节点(主节点)查询
转载 2023-09-06 13:59:09
110阅读
Redis哨兵模式Redis哨兵模式概述哨兵的作用启用哨兵模式配置单哨兵配置单哨兵启动单哨兵配置集群哨兵配置集群哨兵启动集群哨兵哨兵模式的全部配置 Redis哨兵模式概述主从切换技术的方法是︰当主服务器宕机后,需要手动把一台从服务器切换为主服务器,这就需要人工干预,费事费力,还会造成一段时间内服务不可用。这不是一种推荐的方式,更多时候,我们优先考虑哨兵模式。Redis从2.8开始正式提供了Sen
二叉树的概念树有很多种,而二叉树就是每个节点的度最多为2的树。说通俗一点,就是每个节点最多最多只能有两个节点的树。 图2:图中这棵树就不是二叉树,因为有节点的度为3,大于了2 二叉树的特点每个节点最多有棵子树,所以二叉树中不存在度大于2的节点。子节点有左右之分,左子节点衍生的树是左子树,右子节点衍生的树叫右子树。左子树和右子树是有顺序的,次序不能任意颠倒。即使树中某个节点只有
哨兵模式概述举一通俗易懂的例子有一皇帝(master)他有2儿子,大儿子(slave1)和小儿子(slave2)。有一天皇帝离家出走了皇位空虚(master宕机),大儿子和小儿子为了争夺皇位杀得血流成河,导致国家动荡不安(redis无法提供服务)。这个时候三辅政大臣(哨兵)站出来了说:你们别打架了,再打国家破裂了(服务器瘫痪),由我们来考察你们那个可以登基做皇帝。于是三位辅政大臣经过讨论,
目录ZooKeeper特性Session的基本原理启动命令行操作ls命令 ls2命令stat命令get命令状态信息的含义Create命令set命令delete命令Watcher命令行watcher机制watcher简单使用watcher父节点事件类型watcher子节点事件类型watcher使用场景ACL(access control lists)权限控制ACL命令行简单使用ACL的构成
# 如何实现两个 Redis 互为从节点 在分布式系统中,实现两个 Redis 互为从节点(即主从复制)是非常有用的。这篇文章将引导你完成这个过程,提供所需的信息和代码,以及每一步的详细解读。 ## 流程概述 实现两个 Redis 实例互为从节点的流程可以概述如下: | 步骤 | 操作 | |------|------------
原创 2024-10-25 03:30:49
20阅读
# Redis 添加两个slave 节点Redis中,我们可以通过添加slave节点来实现数据的复制和备份,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Redis中添加两个slave节点,并说明其作用和配置方法。 ## 什么是Redis? Redis是一基于内存的高性能键值存储数据库,它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如字符串、列表、集合、哈希表等。Redis具有快速、稳定和可靠的特点,被广泛用于
原创 2024-05-08 04:03:46
57阅读
基础环境  使用台HP DL580服务器作为RAC节点,存储使用IBM V7000。具体环境如下:设备用途IP地址磁盘空间HP DL580RAC节点01RAC01-pub:116.1.1.57RAC01-priv:4.4.4.35RAC01-vip:116.1.1.59RAC02-pub:16.1.1.58RAC02-priv:4.4.4.36RAC02-vip:116.1.1.60RAC-sc
主-从模式的模型中,主要包括三角色:主节点:主要负责监视新的节点和任务,分配任务给可用的从节点;从节点:通过注册自己,确保主节点看到它们可以执行任务,收到主节点分配的任务后,执行并记录状态;客户端:创建新的任务并等待系统响应。1. Zookeeper节点介绍现通过ZooKeeper的API完成简单的主从协作。在此之前,需了解下ZooKeeper中节点的基本概念。节点的类型分为以下几类:
转载 2024-02-25 13:06:12
88阅读
# Redis集群模式:处理节点故障 在分布式系统中,故障容忍是一非常重要的话题。当我们在构建一Redis集群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节点故障情况,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讨论Redis集群模式下处理节点故障的方法,特别是当两个节点发生故障时的应对策略。 ## Redis集群模式 Redis集群采用分片(sharding)的方式来存储数据,每个键值对会被映射到其中一具体的
原创 2024-03-29 04:48:40
91阅读
链表是最为常见,并且经常需要使用到的数据结构之一。对于单链表的基本操作,例如创建链表、插入、删除等都不是特别复杂,但是其实对于链表的操作实际上很多的操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例如上次给出的单链表的逆转,以及这里的单链表交换两个节点。       单链表的交换节点的含义是:给定一单链表,要求交换其中的任意两个节点。注意这里链表的头节点是不参
转载 2024-07-18 23:49:43
67阅读
1、什么是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分布式应用程序可以基于它实现同步服务,配置维护和命名服务等。   zookeeper 不适合存储大量数据,通常存储一些配置信息,动态的监听服务器的变更并且反馈给服务器。   zookeeper 集群最少需要 3 节点。官方推荐奇数个,偶数会
# 如何在 Redis 中配置主从节点 在使用 Redis 的过程中,了解如何配置主从节点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通过配置主从节点,您可以实现数据的冗余备份和读写分离。本文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带你完成 Redis 主从配置的过程。 ## 流程概述 以下是设置 Redis 主从配置的基本步骤: | 步骤 | 操作 | 备注
原创 8月前
38阅读
块级作用域又称词法作用域,存在于:函数内部(函数作用域)块中(字符 { 和 } 之间的区域)注意:ES6允许块级作用域任意嵌套{{{{{{let text = 'Hello World!'}}}}}} 复制代码因为有了块级作用域,然后我们才有继续往下聊的可能。1、 块级声明块级声明是用于声明在指定块的作用域之外无法访问的变量。2、 let声明:用来声明一块级作用域变量1、 声明的变量具有块级作用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