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销巢穴中的六个日夜[转帖]
22岁的海盐人姚小强(化名)是我省某高校大二学生。这个暑假,小强在一个传销巢穴中经历了惊心动魄的6天。
“我有幸进入到了平时只能在电视、报纸上看到的传销‘黑洞’,我觉得自己应该要写下这些文字,把我所见的传销真面目告诉世人,以免更多的人上当受骗。”
接下来我受到了异乎寻常的接待,彬彬有礼的他们抢着帮我提包,又盛情款待了我,然后打的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我记得好像叫什么孙庄的,七拐八拐地来到了一间出租房。里面整整齐齐地坐着两排人,见我来了,他们一口一声“大哥,您辛苦了”、“大哥,您火车坐累了吧”,一个一个地跟我握手,又是让坐,又是倒水。我感到受宠若惊。
晚上,同学带我出去玩。我问他:“你这里好像不是开服装店的,到底干什么的?”他说:“现在不要谈这个,明天你就知道了。”那晚,我躺在黑乎乎的被子上,一直没睡着。后来我才知道,他们的热情只不过是为新人制造的假象,用这种方式来挽留新人。我的同学在这里已经是“培训员”级别了,这里分“会员”、“推广员”、“培训员”、“代理员”、“代理商”5个级别。
第二天吃完早饭,他们就带我出去,绕了好大一圈后终于到了一幢民房。“大哥,里面就是我们的课堂。”陪同我过来的人说。一进课堂的门,掌声雷动,又是一个个主动过来跟我握手。他们把我领到领导座位坐下。我仔细看了看,这是一间破破烂烂的民房,面积不大,却有近40人端坐在那里。
第一次讲课的是一名矮矮瘦瘦的“培训师”,他讲课非常有激情,一下子就激起了我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他讲述自己以前是怎样怎样受人气,把社会的一些丑恶面无限夸大,对自己过去全盘否定,后来他来到这里,很快就如鱼得水。“是这里的人际关系和这里人的素质让我决定留下来,并且看到了这个行业前景的广阔性。”说到底他讲课的核心是灌输“一夜暴富”理论。
我发现在讲课的时候,他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在搞传销,而说自己是在开展合法的营销。他们还谈到了一个新市场营销计划,有传统的一商法,二商法,还有现在的新市场营销。
这天的课堂上,一名“培训师”向我们介绍了广州某公司生产的“蝶贝蕾”化妆品系列,每套产品3900元,买一套就可以加入他们的网络,还可以邀约自己的亲朋好友加入。他说:“不需要你们介绍很多人,只要两名。过不了几个月你们的月收入就可以达到几千元甚至几万、几十万元。”
这里的人没有个性,收入可能是唯一的差别。如果你月薪没有达到几万元之前,哪怕一个月有好几千元,照样睡地铺,吃米饭,吞辣椒,吃土豆。这种貌似平等的地位,也许更能激发受骗者想干一番大事的热情。
每天上午的培训课后,都有一个“分享课”。所谓的分享课就是老会员或者“成功者”畅谈他们的经历,新人谈自己的体会、认识。每天晚饭后他们还要上小课,接受更多的“洗脑”。除了谈钱,他们也谈其他的东西。他们“自豪”地说:“我们的网络崩溃不了,我们的网络是亲情、爱情、友情编织而成的。”
几天下来,我发现这里的浙江人特别多,最多的是浙江临安人,其次就轮到我们嘉兴人了。大家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地提起一个叫做李建民的人。这是一个他们心目中的“传奇人物”,据说从一个普通的泥水匠发展到现在穿几千元钱的西装、整天吃饭店睡宾馆的“阔佬”。
早上5时左右,他们就催我起床,说今天有个重要会议。会议安排在火车站对面的一个宾馆大厅里。从上午7时一直到下午3时,所谓的“成功者”一个个上台讲话,谈经历,说感想。他们的一场讲话往往要被台下数百人的掌声打断无
数次。台上讲的人在哭,下面的听众也在不停流眼泪,会场的气氛“激动而悲壮”。
在信的最后,小强说:“根据我这几天亲身经历,我觉得打击非法传销远非端掉窝点这么简单。如何给‘中毒’的传销人员重新洗脑,让他们认清非法传销的本质,这才是打击非法传销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