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些介绍鸟类引发的飞行事故的报道,于是很想了解鸟类对飞行安全到底有多大影响,到google搜索“bird engine airplane”,最先找到的是usa today网站上的一篇文章“how common are bird strikes?”女机长meryl getline为我们讲述了她所知道的关于鸟类与飞行安全的一些故事。鸟类与飞机相撞的情况经常发生,但大多数情况下在飞行时不会被觉察,也很少会对飞机造成损害,她所遇到的比较严重的事故只有两次,有一次海鸥撞坏了飞机上一根空速管,还好另外两根可以正常工作,另一次一只×××撞碎了一架轻型飞机的前挡风玻璃后进入机内,导致一名乘客受伤。在起飞前如果发现附近有鸟群可以通过推迟起飞避过鸟群,但是起飞后是没有办法监测和躲避飞鸟的(http://www.usatoday.com/travel/columnist/getline/2004-12-13-ask-the-captain_x.htm)。

接下来在维基百科中发现了一篇名为“bird strike(鸟击)”的文章,详细地介绍了鸟击的原因,破坏性,典型案例和防治方法等内容。鸟类对飞行中的人造飞行器、航天飞机,高速运行的列车、汽车等都有一定的破坏性,发现号表面隔热材料脱落的主要原因就是鸟击。防治鸟击的方法很多,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够非常有效地避免鸟击事件发生的方法(http:///wiki/bird_strike)。

要了解关于鸟击的更多信息,请访问“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防范信息网”(http:///)和“internati bird strike committee”(http://)。

人类一直希望与自然界中的其它生物和谐相处,鸟击事件却是一个不和谐的音符,而责任完全在人,鸟才是天空的主人,它们对人类(天空的入侵者)和人类制造的铁鸟(入侵者的工具)一定是非常痛恨的。当然,我并不是说那些撞向飞机的鸟是为了舍身取义,这种说法本身就是错的,因为根本就是飞机撞了鸟,躲避障碍物是鸟的本能,但是飞机的飞行速度太快了,鸟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就已经支离破碎了。我认为,鸟类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是件好事,如果不是这样,人类在使用飞行器时就会无所忌惮,根本不去顾及鸟的死活。就像我们在路上开车时不会考虑过街老鼠的死活一样(虽然老鼠并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