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简介IPv6-over-IPv4 隧道技术,是将 IPv6 报文封装在 IPv4 报文中,让 IPv6 数据包穿过 IPv4 网络进行通信, 隧道技术只需要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容易实现。缺点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 IPv4 主机与 IPv6 主机的直接通信。 实验拓扑设计较为简单,主要原理供参考。二、实验目的1、路由器 R1 和 R2 经
一、FTP介绍FTP(即文件传输服务器),是一种基于TCP的协议,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通过FTP协议,用户可以在FTP服务器中进行文件的上传或下载等操作,Linux中推荐使用vsftpd。vsftpd(very secure FTP daemon)是一款在Linux系统中最受欢迎的FTP服务器。vsftpd支持匿名访问和本地用户模式两种访问方式。匿名访问方式任何用户都可以访问搭建的FTP服务;本
一、环境介绍实验采用的是单节点部署。而多节点部署更适合实际生产环境,单节点部署更适合用于实验搭建与测试,实验拓扑图如图所示。node.js + nginx二、搭建配置OpenstackOpenStack目前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搭建,如源码编译安装、Puppet、 安装DevStack脚本安装等,本文采用OpenStack官方网站所提供的指导手册进行安装,详细配置指令如下:(1)创建Mysql数据库
一、RAID介绍RIAD(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磁盘阵列)通过软件或硬件将多块独立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大的磁盘组,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根据业务系统的需要提供高可用性和冗余性。硬RAID需要通过阵列卡来实现,软RAID Linux是通过mdadm实现的,Windows则通过磁盘管理来实现。常用有RAID 0、
一、DHCP介绍DHCP(动态主机控制协议),通常使用DHCP来自动配置计算机网络信息。包括IP、DNS、网关等。DHCP服务器的工作流程: (1)当一台客户机启动时,客户机还没有IP地址,客户端以广播形式向服务器申请IP地址; (2)服务器收到客户机请求信息后,根据MAC地址在自己的IP地址池中查找是否有合法的IP地址提供; (3)服务器根据具体情况将IP发送
一、DNS介绍DNS(Domain Name Server,域名解析服务)进行域名与相对应的IP地址转换的服务器,DNS中保存了一张域名和与之相对应的IP地址的表,用户使用域名地址,该系统就会自动把域名地址转为IP地址。二、DNS功能配置 1、yum install bind bind-chroot #安装dns相关软件包;2、vim /etc/na
一、BGP介绍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是一种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设备之间进行通信的外部网关协议,其主要功能是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之间交换网络可达信息,并通过协议自身机制来消除路由环路。BGP分为EBGP和IBGP两种情况,EBGP用于在不同的自治系统间交换路由信息,IBGP用于向内部路由器提供更多信息。BGP 通过 TCP 协议的可靠传输机制保证传输的可靠
一、静态路由介绍路由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经过的每个数据包寻找一条最佳的传输路径,并将该数据有效地传送到目的站点。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时,需要现在路由表中查找相应的路由,有四种途径,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动态路由,默认路由。静态路由的缺点是不能动态的反映网络拓扑,当网络发生变化的时候,管理员必须手动的改变路由,优点是不会占用路由器太多的cpu和RAM资源,也不会占用太多带宽。 二、实验目的1、配置静态路由使
一、STP介绍生成树协议STP(Spanning Tree Protocol)通过彼此交互信息发现网络中的环路,并有选择的对某个端口进行阻塞,最终将环形网络结构修剪成无环路的树形网络结构,从而防止报文在环形网络中不断循环,避免设备由于重复接收相同的报文造成处理能力下降。二、实验目的1、配置SwitchA、SwitchB、SwitchC和SwitchD都运行STP;2、配置SwitchA为根桥;Sw
一、简介VPC(Amazon Virtual Private Cloud)是将 AWS 资源启动到定义的虚拟网络中,这个虚拟网络与数据中心中运行的传统网络极其相似,提供可扩展的基础设施。VPC在AWS里面是基础但又是较为复杂的功能,本文会从实战的角度来梳理VPC的使用。首先我们要了解几个基础概念,可用区,子网,网关,路由表,对等连接。二、基础概念1、可用区一个可用区(Available Zone
一、功能简介在我们完成AWS注册并登录控制台之后,我们首先进入的身份相当于root用户,它拥有完全的控制权限,所以建议建议创建IAM用户,并把这个用户设置为管理员后,以后的工作都用这个管理员用户来进行。二、用户管理和对AWS资源的访问控制操作流程1、亚马逊云通过AWS 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简称IAM)实现用户管理和对AWS资源的访问控制,点击上方的服务进入
一、切换管理员root账号1、输入命令sudo passwd root 2、提示你输入new password,然后再输入一遍确认3、切换root身份su root4、已经是root用户了可以顺便把vim安装上,输入命令:yum install vim4、使用root身份找到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把no改成yes。vim /etc/
一、注册亚马逊云账号1、登录网站:https://www.amazonaws.cn/free/?hd_gl_21092、点击页面的创建账号按钮;3、填写相关用户信息;4、等待审核,正常在一天左右;二、创建EC21、审核完成后就可以开始创建实例,选择免费的Red Hat;2、根据默认的选择免费套餐即可;3、默认即可选择下一步;4、这边可以调整默认的存储空间大小,调整到免费最高的30
一、ISCSI介绍iSCSI(Internet 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iSCSI是网络上的SCSI,也就是通过网络连接的SCSI。使得可以跨越不同的服务器共享存储设备,并可以做到不停机状态下扩展存储容量。二、实验目的在服务端配置一个ISCSI 服务;使用iscsi_store作其后端卷其大小为3G;可以被客户端访问;在客户端 ISCISI设备在系统启动的
一、背景介绍日常使用的时候屏幕经常一两分钟不用就熄屏,很影响日常工作使用,分享一下如何解决该问题。二、操作流程(1)打开搜索功能,搜索电源,然后点击编辑电源计划;也可以通过控制面板打开电源选项——左边栏的选择关闭显示器时间和更改计算机睡眠时间;(2)修改关闭显示器和使计算机进入睡眠状态时间;(3)如果还不行则需要点击更高高级电源设置,将关闭硬盘时间延迟;(4)比较简单可以通过设置为高性能模式;三、
一、IPsec介绍 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是为IP网络提供安全性的协议和服务的集合,它是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由于IP报文本身没有集成任何安全特性,IP数据包在公用网络如Internet中传输可能会面临被伪造、窃取或篡改的风险。通信双方通过IPsec建立一条IPsec隧道,IP数据包通过I
(1)安装Maria DB和创建数据库yum install -y mariadb*#安装mariadb所有相关包systemctl start mariadb#启动mariadb数据库systemctl enable mariadb#设置mariadb默认开机自动启动mysql#进入数据库create database Contacts;#创建数据库,名称为Contactss
一、按下e二、在UTF-8后面添加上rd.break,并敲击ctrl+x三、进入紧急救援模式照如下输入,结束后reboot重启四、开机会有点慢
学好linux的第一步,就是把系统安装进虚拟机一:安装VirtualBox二:路径这里就选择默认
一、BFD介绍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双向转发检测,能够快速检测、监控网络中链路或者IP路由的连通状况,可以减小设备故障对业务的影响,提高网络的可靠性,比如说某条网络断掉,则可以走另一条网络。二、实验目的 通过BFD,实现对R2端口异常的检测;三、实验拓扑四、实验配置(1)配置R1路由器<Huawei>sy [Huawei]sy
一、背景介绍该实验通过DHCP与OSPF(RIP)组合模拟中小型网络部署环境。二、中小型网络实验目的 PC1和PC2实现IP地址动态管理; 可以和Router连通。 三、实验拓扑四、实验配置(1)PC1,PC2选择为DHCP自动获取。(2)DHCP配置——接入交换机acsw配置 <Huawei>sys #进入系统视图 [Huawei]sysname acsw #修改交换机名称为ac
一、NAT介绍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可以将IP数据报文头中的IP地址转换为另一个IP地址,并通过转换端口号达到地址重用的目的,NAT由于实现简单,有效地缓解了IPv4公有地址短缺的问题,目前应用广泛。二、实验目的通过NAT,实现PC1和PC2可以访问到互联网上的Server1;三、实验拓扑四、实验配置(1)PC1,PC2配置上IP地址,子网
一、DHCP介绍 DHCP(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动态主机配置协议,它可以自动为客户机分配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缺省网关、DNS服务器的IP地址等。 ps:华为设备dhcp地址池默认分配是从大到小。 二、DHCP实验目的 实现PC1自动分配到IP地址,PC2自动分配到IP地址,并且PC1可以和PC2互通。
一、ACL介绍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其目的是为了对某种访问进行控制,使用包过滤技术,在路由器上读取第三层及第四层包头中的信息如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根据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对包进行过滤,从而达到访问控制的目的。ps:华为默认允许通过数据包,思科默认拒绝通过。二、ACL实验目的允许技术部(192.168.3.0网段)访问服务器;不允许事业部和外网访
一、单臂路由概述通过在路由器以太网接口上进行“子接口(逻辑接口)”的划分,实现原来相互隔离的不同VLAN之间的互联互通。二、单臂路由的优缺点优点:节省了路由器接口,实现了不同VLAN之间的通信。缺点:子接口依托于物理接口,应用不灵活,容易成为网络单点故障。三、实例配置(1)拓扑(2)SW1配置<Huawei>system-view [Huawei]sysname
一、OSPF概述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目前用的最多的链路状态协议;详细描述可以通过搜索RFC 2328获取。在华为设备上,OSPF协议优先级Internal 10,External 150;采用SPF算法计算达到目的地的最短路径,支持VLSM,支持手工路由汇总。二、特点1、适用范围广,支持各种规模网络。2
一、RIP概述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路由信息协议)适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现在基本上已经淘汰,不过作为网络知识入门可以作为学习。RIP基于UDP,端口号为520。RIP使用跳数来衡量到达目的地址的距离(该方式并不合理),华为设备上路由优先级为100。RIPv2是RIPv1的增强版。使用组播更新,V1使用广播更新;支持认证;支持VLSM,CIDR,V1只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本书推荐:Linux之父的林纳斯的自传——只是为了好玩。第二本书推荐经典入门书籍,鸟哥的私房菜(也是我当年看的第一本学习linux的书籍),分为基础学习篇和服务器架设篇两本,都是值得一看的。第三本书可玩性比较高的书籍,边学习边娱乐,学以致用,可以融会贯通——树莓派开始 玩转Linux。最后推荐两本,面向工作后会用到的两本书籍——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Python L
1、无效的索引对象create table test tablespace users as select * from dba_objects;SQL> create index inx_test on test(object_id) tablespace users;SQL> alter table test move tablespace tbs1;移动表空间操作 不会自动维护相
通过Lock 管理一致性 和并发性oracle Lock 在表上 是行级锁Oracle SELECT 无锁oracle DML DDL DCL 有锁行锁 TX 事务锁表锁 TM锁级别 0 1 2 3 4 5 6 update employees set salary=10000 where employee_id=196;当前hr用户 sid=36 持有如下锁 表employees T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