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strace/ltrace 系统调用跟踪功能:程序执行过程调试性能分析:# 系统调用跟踪
strace -p 1234 # 跟踪运行中进程
strace -c command # 统计系统调用
strace -e open,read command # 只跟踪特定调用
# 详细分析
stra
11. curl/wget 高级下载功能:HTTP客户端高级用法复杂请求:# 带认证和头信息的请求
curl -u user:pass https://api.example.com/data
curl -H "Authorization: Bearer token" -H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https://api.example.com
# 文件
6. iotop/iostat - I/O监控功能:磁盘I/O性能监控使用示例:# iotop 实时监控
iotop -o # 只显示有IO的进程
iotop -p 1234,5678 # 监控特定进程
iotop -d 5 # 5秒刷新一次
# iostat 详细统计
io
awk - 文本处理工具功能:强大的文本分析和处理工具常用模式:# 基本字段处理
awk '{print $1}' file.txt # 打印第一列
awk -F: '{print $1, $3}' /etc/passwd # 指定冒号为分隔符
awk '$3 > 1000 {print $1}' /etc/passwd # 条件
今天就是 “为架构加上‘容灾保险’,确保极端场景下服务不中断”—— 在企业级运维中,哪怕 99% 的时间服务稳定,1% 的节点故障也可能导致业务瘫痪(如负载均衡器宕机引发全链路不可用)。高可用集群与故障演练,正是应对这类风险的核心手段。今天我围绕 “NGINX 双主热备集群搭建” 和 “全流程故障演练” 展开实践,从集群容灾到风险验证,每一步都让我对 “企业级服务的稳定性底线” 有了新认知,这篇博
12天的学习是 “搭建稳定、安全、容器化的 NGINX 架构”,那第十三天就是 “让架构具备可扩展能力,并能提前预警风险”—— 在企业级运维中,NGINX 不仅需要满足基础的反向代理、负载均衡需求,还需根据业务场景扩展功能(如静态资源缓存、数据压缩);同时,仅靠日志审计无法实时发现服务异常(如 CPU 突高、请求超时激增),需搭建监控告警体系提前感知风险。今天我围绕 “NGINX 动态模块扩展”
前十一天的学习是 “在传统服务器上搭建高可用、安全的 NGINX 架构”,今天就是 “用容器化技术重构服务部署模式”—— 在企业级运维中,传统部署存在环境不一致、配置迁移繁琐、资源隔离差等问题,而 Docker 容器能实现 “一次构建,到处运行”,Docker Compose 则可一键编排多服务。今天我围绕 “NGINX 容器化构建” 和 “多服务 Docker Compose 编排” 展开实践,
如果说前十天的学习是 “搭建高可用、高性能的服务架构”,那第十一天就是 “给架构穿上‘安全铠甲’”—— 在互联网环境中,服务暴露在外网就面临着 、恶意请求、等风险,而日志审计则是 “事后追溯” 的关键依据。今天我围绕 “NGINX 安全加固” 和 “日志审计体系搭建” 展开实践,从主动防御到被动追溯,每一步都让我对 “企业级服务的安全运维” 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这篇博客就记录第十一天的探索与思考。一
“将积木拼成完整架构,并学会用工具批量管理”——10 天下来,从单节点 NGINX 到分布式集群,从功能配置到性能优化,已形成一套可落地的企业级服务架构。今天的核心任务有两个:一是系统复盘 10 天所学的架构逻辑与核心配置,形成知识闭环;二是学习 Ansible 自动化工具,解决 “集群节点多、手动配置繁琐” 的运维痛点,让架构管理更高效。这篇博客就记录第十天的复盘思考与自动化实践。一、学习目标:
第八天的会话保持和证书自动化解决了 “集群好用、运维省心” 的问题,那第九天的学习就是 “打破会话绑定局限,验证集群性能上限”—— 在实际业务中,cookie 绑定虽能维持会话,但节点故障恢复后仍需依赖客户端 cookie;而集群到底能承载多少并发请求、哪里是性能瓶颈,也需要通过压测明确。今天我围绕 “Redis 会话共享” 和 “NGINX 性能压测” 展开实践,从架构灵活性升级到性能边界探索,
第七天的集群部署解决了 “高可用” 问题,那第八天的学习就是 “让集群用得更顺畅、运维更省心”—— 在实际业务中,用户登录后若被频繁切换到不同集群节点,会出现 “登录状态丢失” 的情况;而 HTTPS 证书到期前若忘记续期,会导致网站 “不安全” 无法访问。今天我围绕 “会话保持” 和 “HTTPS 证书自动化管理” 展开实践,从解决用户体验痛点到减少人工运维成本,每一步都让我对 “企业级 NGI
?准备阶段(备:服务器的话,自己去准备一下,镜像选择CentOS)【腾讯云轻量服务器搭建青龙面板和宝塔面板视频教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XS4y1d7TG?vd_source=c8b9c90fb753c7f9adc696c7c3312b22 可参考该博主流程0:33——2:15其中使用的ssh可以自选宝塔官网(宝塔面板)&nb
前六天的学习是 “把单台 NGINX 打磨到极致”,那第七天就是 “突破单节点局限,搭建分布式服务架构”—— 在实际业务中,单台服务器无法承载高并发(如秒杀活动),也无法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静态资源与动态请求混在一起处理)。今天我围绕 “动静分离” 和 “NGINX 集群部署” 展开学习,从架构设计到配置落地,每一步都让我对 “企业级服务架构” 有了更直观的理解,这篇博客就记录第七天的实践与思考。
第五天的监控与故障排查是 “给 NGINX 装上天眼”,那第六天的学习就是 “给 NGINX 做深度保养”—— 日志切割避免磁盘被冗余日志占满,HTTPS 进阶优化则在安全基础上提升访问速度。在企业级运维中,“长期稳定” 和 “高效安全” 同样重要:比如日志若不切割,半年后可能生成几十 GB 的大文件,导致查看和备份困难;HTTPS 若仅做基础配置,会因证书校验耗时影响页面加载。今天我围绕 “日志
本文是 Ubuntu 系统下 LVM 的使用笔记,记录了从查看磁盘布局、创建物理卷(PV)、卷组(VG)、逻辑卷(LV),到创建 XFS 文件系统、设置挂载点、配置开机自挂载的完整步骤,附具体操作命令。查看现有磁盘布局sudo fdisk -l | grep -i /dev/sd创建物理卷 PV(Physical Volume)sudo pvcreate /dev/nvme0n1 /dev/nvm
前四天的学习是 “让 NGINX 能干活、干好活”,那第五天就是 “给 NGINX 装上天眼与急救包”—— 监控能实时掌握服务状态,故障排查能快速解决突发问题。作为服务器运维的核心环节,“看得见、修得快” 直接决定服务的稳定性:比如突然出现大量 404 错误时,能通过监控发现异常流量,通过日志定位问题根源。今天我围绕 “NGINX 监控模块配置” 和 “常见故障排查” 展开学习,从搭建监控面板到解
如果说第三天的学习是 “让 NGINX 跑得更快、更安全”,那第四天就是 “让 NGINX 的链接更规范、资源不被盗用”。在实际场景中,除了性能和安全,“链接易用性” 和 “资源保护” 同样重要 —— 比如用户记不住复杂的 URL 路径、网站图片被其他平台直接盗用导致带宽浪费。今天我围绕 “URL 重写” 和 “静态资源防盗链” 展开学习,从理解规则语法到成功拦截非法请求,每一步都让我感受到 NG
我在netlify上托管Publii生成的静态网页,我原本以为这种静态资源直接上传是不会有信用分消耗的,那300分只针对github上面的同步,我发现一些网页分享上面,也确实是这样说的。所以呢,我的更新很频繁,写上几篇文章就会去更新一下。直到今天,收到了netlify发来的邮件,说我的300积分已经使用75%了,我是9月27日开始使用的,现在才没几天,这额度明显不够我使用的频率啊!查看netlif
辛苦做一个博客网站,也想着挂个广告来变现,网上搜索了一下,就发现有推荐popcash的,而在一些视频平台上面,就有UP主详细介绍popcash怎么注册,怎么上广告,还有,怎么作弊。而他们的标题,赫然是日入百刀,月入千美元之类的,让人看了,不自觉的就很心动。自己当然也没想着作弊,能挂上一个广告可以收回域名主机费,已经很可以了,毕竟作弊一定是需要成本的。然后按他们的教程,也成功注册了popcash,把
如果你能不心疼电费,那么借助Cloudflare zero trust可以获得远比云服务器更强大的物理机性能。毕竟现在4核8线程已经很廉价了,再配上16G内存条也轻轻松松的事,而这样的配置在云服务器上叫8核16G,价格贵得一批。但也容易出现问题,比如zero trust内网建站,子比付费主题无法获取授权的问题。其实出现这个问题时,你要问一问自己,物理机上是不是同时运行着九块九的子比免费主题?如果是
如果说前两天的学习是 “让 NGINX 能干活、能分流”,那第三天就是 “让 NGINX 干得更快、更安全”。作为服务的 “门面”,NGINX 不仅要能转发请求,还得解决 “静态资源加载慢” 和 “数据传输不安全” 这两个实际问题 —— 毕竟,用户不会等一个加载 10 秒的网页,也不会在没加密的链接上提交信息。今天我围绕 “静态资源缓存优化” 和 “SSL 证书配置” 展开学习,从踩坑到成功实现
Nginx 实现 POST 请求动态转换为目标 HTTP 方法(绕过 WAF 限制方案)
服务器与 NGINX 学习日记:第二天的反向代理与负载均衡实践如果说第一天的学习是 “让 NGINX 成功启动并展示静态页面”,那第二天就是深入其核心功能,解锁 “反向代理” 与 “负载均衡” 这两个企业级场景中最常用的能力。作为刚接触服务器技术的新手,我原本以为配置会复杂到无从下手,但通过实际操作与问题排查,不仅成功实现了功能,更理解了背后的运行逻辑。这篇博客就记录我第二天从 “理论认知” 到
今天是我开启服务器与 NGINX 学习的第一天。作为一名此前对 “后台技术” 几乎一无所知的小白,出发前总觉得 “服务器” 是藏在机房里、满是复杂线路的神秘设备,“NGINX” 更是只听过名字的陌生术语。但经过一整天的学习,不仅摸清了基础逻辑,还成功在本地搭建了简易环境 —— 这篇博客,就用来记录我第一天的认知突破与实操成果。一、学习起点:为什么从 “服务器 + NGINX” 开始?决定学这门技术
一:上传ssl证书将ssl的crt文件和key文件上传到nginx目录下 例如/etc/nginx/ssl二:配置httpsserver
{
listen 80;
listen 443 ssl;
server_name xxx;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hp default.html default.htm defaul
在互联网的业务开发过程中,业务的服务经常需要获取到用户的真实IP地址,以便通过IP地址获取到城市定位,来进行业务的处理。 当业务服务的网络结构比较复杂的时候,获取用户真实IP地址的过程就变的非常有难度。这个“真实IP地址”是指的真实的发起互联网请求的原始
因为在某些场景中无法很方便的连接访问安装Nginx的服务器,就导致无法查看Nginx的日志,那为什么不能把日志文件下载下来呢?在 Nginx 中配置访问和下载日志文件时,需要注意安全性和权限控制,避免直接暴露敏感日志文件路径。以下是详细的配置步骤和安全建议:基本配置假设你希望通过 HTTP 访问 /logs/ 路径下载服务器上的日志文件(例如 /var/log/nginx/ 目录下的日志文件),可
在 Linux 中,Nginx 启动时的行为与配置文件中的 user 指令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1. Nginx 的启动过程当 Nginx 以 root 身份启动时:主进程(Master Process):始终以 root 权限运行。这是为了确保 Nginx 能够绑定到特权端口(如 80 或 443)。子进程(Worker Processes)
SSL/TLS协议核心原理深度解析一、协议工作流程架构二、核心组件说明表阶段名称关键技术点安全作用分析握手协议算法协商/身份验证建立安全信道基础记录协议数据分块/压缩加密保障传输机密性密钥交换ECDHE/RSA/DH生成会话密钥证书验证X.509标准/证书链校验身份真实性认证三、密钥生成实战操作生成2048位RSA私钥openssl genpkey -algorithm RSA -out pr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