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多vrrp_instance 负载均衡应用
作者:田逸(sery@163.com)
在“CDN缓存服务器的负载均衡”一节中,我们详细的介绍了单实例(vrrp_instance)、单虚拟地址(vip)实现负载均衡的方方面面,在这个应用场景中,它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主负载均衡器负责转发,而备份负载均衡器则处于等待状态,只有主负载均衡器失效,备份负载均衡器才承
6.3 cdn缓存服务器的负载均衡(lvs+keepalived)
作者:田逸(sery@163.com)
在cdn的某个区域,需要部署多个缓存服务器,以集群方式来应对大量用户的访问请求,提高系统的高可用性。在机器数量较少的时候,我曾用dns轮训的方式把访问负载分担给服务器,效果不佳,因为DNS不会做健康检查。后来增加机器,做成
6.2 故障隔离、失败切换框架keepalived
作者:田逸(sery@163.com)
Keepalived是运行在lvs之上,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真实机的故障隔离及负载均衡器间的失败切换FailOver.lvs结合keepalived,就实现了3层、4层、5/7层交换的功能,下面摘录来自官方网站www.keepali
第六章 负载均衡及服务器集群(lvs)
作者 田逸 (sery@163.com) from http://server.it168.com/a2009/0921/734/
GLBP介绍及配置
1)GLBP介绍
全称Gateway Load Banancing Protocol,
和HRSP、VRRP不同的是,GLBP不仅提供冗余网关,还在各网关之间提供负载均衡,
而HRSP、VRRP都必须选定一个活动路由器,而备用路由器则处于闲置状态。
和HRSP不同的是,GLBP可以绑定多个MAC地址到虚拟IP,
从而允许客户端选择不同的路由器
看不清图片,清单击图片查看清晰图
一直在练习EIGRP、OSPF协议,今天没事做做RIP,却发现了一个大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按照上图做好基础配置,测试时发现:
R1#ping 23.1.1.2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
FreeBSD6.1 +CARP+IPVS双机热备份负载均衡
FreeBSD6.1 +CARP+IPVS双机热备份负载均衡 Freebsd6.1+IPVS+CARP,实现双机热备份和负载均衡功能。其中: IPVS: 实现负载均衡功能 CARP: 实现双机热备份 一 系统环境 FreeBSD 6.1 Release 最小化安装(完全安装也可以) + Kernel
OS: Redhat AS4U4 内核:2.6.9-42
Server1: 192.168.1.91 (负载服务器)
虚拟服务IP: 192.168.1.99
Realserver: 192.168.1.92 (集群服务器)
实验目的:
在负载服务器上,配置LVS(DR模式),做web服务器的集群。实现最终用户访问虚拟IP,负载服务器,将请求分发到集群下的服务器,
第一部分: DR模式配置
OS: Redhat AS4U4 内核:2.6.9-42
Server1: 192.168.1.91 (负载服务器)
虚拟服务IP: 192.168.1.99
Realserver: 192.168.1.92 (集群服务器)
实验目的:
在负载服务器上,配置LVS(DR模式),做web服务器的集群。实现最终用户访问虚拟IP,负载服务
tomcat负载均衡一例 # lb-en# ------------------------
# server1worker.tomcat-en1.port=8409worker.tomcat-en1.host=172.16.41.30worker.tomcat-en1.type=ajp13# Specify the size of the open connection cache.#worke
Citrix NetScalerCitrix NetScaler应用交付解决方案
Citrix NetScaler应用交付解决方案将传统数据中心产品的各项特性与功能整合至一个单独的网络设施中,其中包括负载平衡、缓存、SSL加速、攻击防御和SSL VPN等。这一设施经过精心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提升应用性能。Citrix NetScaler 应用交付架构
由于应
Steeleye LifeKeeper(一) Steeleye LifeKeeper提供了一个完全容错的软件解决方案,并提供数据、应用程 结点。并访问特定地点的配置数据。然后,LifeKeeper 会将保护资源自动转换到一个根据优先权而设定的系统。在实际进行切换用户时, 可以被LifeKeeper) IP (局域网)管理器服务器名称 应用程序 在集群节点间保持着间歇的通信信
负载均衡器通常称为四层交换机或七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主要分析IP层及TCP/UDP层,实现四层流量负载均衡。七层交换机除了支持四层负载均衡以外,还有分析应用层的信息,如HTTP协议URI或Cookie信息。
一、F5配置步骤:1、F5组网规划(1)组网拓朴图(具体到网络设备物理端口的分配和连接,服务器网卡的分配与连接)(2)IP地址的分配(具体到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网卡的IP地址的分配)(3
这里我先写一下,心得:(我觉得要掌握EIGRP的非等价负载均衡,记住以下三条就行了) 1.第一阶段:需要满足FC的条件:   备用后继路由的AD必须小于后继路由的FD   (感觉这句话就是经典,不像是随便说说而已) 2.第二阶段:后继路由的FD<后继路由的FD     (经典2:FD最小的路由条目为最
实验目的:
验证RIP负载均衡,而RIP的负载均衡是由跳数决定,如果跳数相同则起到负载均衡.
实验拓扑图:
实验内容: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R上的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照样粘贴上基本的命令
实验目的:
利用静态路由实现的负载均衡,理解负载均衡中数据传输的过程.
实验拓扑图:
路由器上的配置:
R1 上的配置:
Router>en
Router#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粘贴上路由器的基本命令
Router(config)#enable
不知道为什么 Timo的博客打不开了,只能从google缓存里面打开看
{译}RedHat GFS对比NFS :提高性能和可扩展性 本文翻译自:http://www.redhat.com/magazine/008jun05/features/gfs_nfs/原文作者: Matthew O’Keefe译者: Timo 本文是对比Red Hat GFS
和Feasible Successor。那我们又应该如何来实现负载均衡呢?
网上黑多都介绍都说一定要一模一样的网卡,本人属于非主流,用的3COM和INTEL的网卡测试成功。系统AS5 内核2.6.27 ADSL入路由在分两线入网卡,路由网关为192.168.1.1内核中要把Network device support"部分的"Bonding driver support"选择上,本人选择的模块,默认一般都选起老的。要保证在/lib/mo
产品来做网络优化,包括同时支持服务器和链路(inbound在浙江中医药大学的网络优化建设中,采用了该公司的PAS链路连接到Internet, 策略单一,无法保证通信的最佳路径及线路的优化使用,也无法进行健康路径检查,一旦发生线路故障, 的实施方案非常简单,仅仅在防火墙前面加了PAS4509上配置了智能的链路负载均衡(GWLB),可以通过多种方式, 上配置了智能DNS
前言:本实验采用工大瑞普Dynamips模拟器 (CCNA路由版),若采用Packet Tracer 则不会产生现象。R1、R2、R3的基本配置不在此阐述。 实验目的:使从R1 到达10.1.2.0的网段上经过两条路线。 配置EIGRP:   这时在R1上输入 show ip route 可知现在到达 10.1.2.0网段上的路径只有通过 192.168.1.2,
环境介绍
1---拓扑结构说明
2---试验想法
A,来自外网的客户端请求通过ipvs负载均衡器的10.0.0.1这个IP访问内网的2台Realserver真实的web服务器
B,ipvs负载均衡器可以把外网流量动态的分发给2台Realserver,以减少每台web服务器的请求压力
C,ipvs负载均衡器可以实时检测每台Realserver的生存状况,
6.1.2 lvs客户端
Lvs的客户端指负载均衡其/转发器(director)后面提供服务的真实机器。负载均衡类型(lb_kind)一般分直接路由模式DR 、网络地址转换模式 NAT以及隧道模式TUN三种。Lvs客户端的配置是根据其所采用的负载均衡种类(lb_kind)来做相应操作的。在我们的应用环境里,为了获得最高的性能,采用的负载均衡种类(lb_kind)是直接路由模式DR
6.6 杂项
一、lvs负载均衡转发模式及调度算法
1、负载均衡转发模式包括直接路由模式DR、网络地址转换模式NAT以及隧道模式TUN三种。在一般的互联网应用环境,选择直接路由模式是比较有利的,原因有:
(1)DR利用大多数Internet服务的非对称特点,负载调度器中只负责调度请求,而服务器直接将响应返回给客户,可以极大地提高整个集群系统的吞吐量—引用自ht
6.1 lvs 核心ipvs6.1.1 安装ipvs6.1.2 lvs客户端(http://sery.blog.51cto.com/10037/186859)6.1.3 lvs客户端验证
6.2 故障隔离、失败切换框架keepalived6.2.1 keepalived 体系结构6.2.2 安装keepalived6.2.3 keepalived 安装验证 6.2.4 配置文件keep
http://bbs.chinaunix.net/viewthread.php?tid=1100748一,OpenBSD-4.3安装和准备安装方法精化贴上很多,这里不作重复介绍。准备设备:BSD服务器一台、负载均衡测试服务器3台、压力测试服务器2台BSD服务器选购了Lenovo R515 1U机架式服务器CPU:4核 *2内存:1G *4硬盘:73G 1.5K转速 * 3 (做raid 6)测试服
负载均衡器可以根据实际的响应时间制定优先级交付决策,从而实现高性能、智能化流量管理,达到最佳的服务器群性能。采用第七层应用控制还可以减少通信高峰期的错误讯息,因为差错控制和流量管理技术可以侦测到一些错误信息,并透明地将会话重定向到另一个服务器,使用户顺利地进行使用。例如,服务器A不可用或者数据库出现错误,错误信息将会返回到负
文档参考 http://bbs.linuxtone.org/thread-1077-1-1.html (netseek)
lvs说明:目前有三种IP负载均衡技术(VS/NAT、VS/TUN和VS/DR);
八种调度算法(rr,wrr,lc,wlc,lblc,lblcr,dh,sh)。
在调度器的实现技术中,IP负载均衡技术是效率最高的。在已有的IP负载均衡技术中有通过网络地址转换(
集群和负载均衡的概念 集群(Cluster) 所谓集群是指一组独立的计算机系统构成的一个松耦合的多处理器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网络实现进程间的通信。应用程序可以通过网络共享内存进行消息传送,实现分布式计算机。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网络的负载均衡是一种动态均衡技术,通过一些工具实时地分析数据包,掌握网络中的数据流量状况,把任务合理均衡地分配出去。这种技术基于现有网络结构,提供了一种扩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