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哥这次重出江湖,确实是老革命遇上了新问题。唐僧这番去西天朝圣,就有点像今天一位马上就要被提拔的干部,开着一辆宝马,又没有带钱,就大摇大摆地去北京。路上多如牛毛的收费站,并不会因为你有来头而不收钱。还有数不清的黑店,都是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和领导关系良好甚至有领导的股份的,少不了也要敲诈勒索。更有一些出卖肉体的年轻女性,想进行强买强卖。这位仁兄,如果能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干群关系,就确实有资格被提
人跟人就是不一样,同人不同命,同刀不同柄,在西天路上的妖精也是一样,有的下场很惨,有的却吉星高照。但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命运。 刚刚看到一个笑话:小时侯把English读为"应给利息"的同学当了行长;读为"阴沟里洗"的成了小菜贩子;读为"因果联系"的成了哲学家;读为"硬改历史"的成了政治家;读为"英国里去"的成了海外华侨;而不小心读成了"应该累死" 的结果成了公司
僵化的机制就是害死人,有时候甚至会造成两边不讨好。比如说让唐僧和猴哥、猪八戒、沙和尚他们几个人去取经。他们吃了一点苦头,就意识不到在经济疲软,失业率高居不下的今天,这其实是一个美差。以致他们老是发牢骚,比如猴哥一再打退堂鼓,猪八戒也好几次说老子不干了。 如果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迷信没有张屠夫就要吃带毛的肉,就发现,没有他们几位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也绝对不成问题。如果灵山公开招聘
曾经有一段时期,特别流行做关帝庙。看到一座座关帝庙如雨后春笋冒出来,某地意尤未尽,居然别出心裁建造关夫人庙。庙做好后,难煞了替庙门写楹联的老兄。要知道,翻遍三国、后汉书,查遍关于关公、关平、周仓、王莆、关兴的各种小道消息,都没有关夫人的只字片语。最后,楹联只能这样写:生何时,卒何年,盖不可考矣;夫尽忠,子进孝,焉不为节乎? 在这里,我也要为几个身世已经无从考究,死后无人再提的老兄写一些文
大闹天宫的猴哥,天兵天将们出工不出力,玉帝只好请出如来。这件事在西游记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除了猴哥本身的命运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我们把眼光放远一点,可以说,这是教权从此超越皇权的里程碑。有人认为,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他处心积虑,就是为了猴哥大闹天宫这一天。如果这是事实,那不得不佩服如来的手腕和心机。以下我简单地分析一下其中的“潜规则”。 如来想插手天庭的势力范围,这显然是触犯“潜
上接:品西游之馒头引起的血案(上) 既然我们知道了天庭、人间和地府之间的关系,知道其实几乎所有的生活资源都是从人类中来的,那么在天宫、兜率宫和西天之间,怎么瓜分有限的人类资源呢?他们的利益错综复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划分,既有约定俗成,历史上就是这样的,也有后天发展,弱肉强食的。比如天竺国是西天的势力范围,不过玉皇大帝也管到那里。大唐也有和尚,但还是天庭和兜率宫的势力大
上接:品西游之大闹天宫(二) 泾河龙王因为私改降雨量、降雨时间,所以被天庭判处死刑,立即执行。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案子。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里面疑点重重,甚至可能包藏见不得人的阴谋。 泾河龙王和袁守诚打赌,袁守诚说明日辰时布云,已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当时龙王不信,但他回家后,马上就接到要降雨的圣旨。这个,倒没有什么好惊讶的,早
猴哥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太上老君还不知道他的丹是谁偷的,早就有齐天府仙吏向玉帝报告:孙大圣不守执事,自昨日出游,至今未转,更不知去向。领导外出,本来就不要告诉手下。猴哥当初见自己的齐天大圣府做得这么排场,还有几个手下,十分得意,却不知道这些人是玉帝用来监视他的。加上七仙女,赤脚大仙来报告,矛头一起指向猴哥,所有迹象表明,偷桃子,到蟠桃会捣乱,偷
在物欲时代,可以说,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功利过。一时间,怎么“混”,怎么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成为热门话题,诸如什么老狐狸哲学,怎样讨好你的上司这类书籍尘嚣日上。有些人看到这些书如获至宝,有些人对这些书嗤之以鼻,有些人虽然对这些书口诛笔伐,但实际上却是这种哲学的忠实信徒。 对于这些功利性的实用理论,依我的一家之言,不能将它当作经典,也不能认为它诲盗诲淫。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就是妄言之,妄听之,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