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财经(ID:chaintruth)原创
作者 | 杨洁
编辑 | 饶霞飞
姗姗来迟的华为Mate 40终于亮相,这款号称“史上最强大”的华为Mate系列手机,搭载华为首款5nm麒麟9000 SoC芯片,硬“刚”苹果而来。 今年8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曾表示,麒麟芯片将在9月15日之后无法再生产。因此,Mate 40搭载的很可能是华为最后一代麒麟高端芯片,也是华为目前能够拿得出的最强配置。日前,有消息称,华为正在和神州数码等收购方就出售荣耀智能手机部分业务进行谈判。 然而,华为Mate 40仍然击出了华为枪杆里的最强子弹。在禁令实施的当下,华为选择进行这场全球发布会,这也意味着,即使步入至艰时刻,华为消费者业务也仍然不会放弃海外市场。 在发布会的结尾,余承东承认,“华为正处在一个无比艰难的时刻”。但他表示,不管多么困难,华为承诺将持续创新。在他背后,大屏幕上展现出一道彩虹。“我们致力于将最佳的技术和创新带给消费者,无论风雨还是阳光。”麒麟或成绝唱,但华为并不服输。
“史上最强大”的华为Mate 40
在发布会开始时,余承东特意回顾了过往。华为Mate系列已经拥有了八年历史,陆续推出了十代Mate产品,而Mate 40作为第十代,显然更加意义非凡。
和上半年的P40系列一样,Mate 40也推出了“超大杯”。这次发布会共发布了四个版本的产品:Mate 40标准版、Pro版、Pro+版,以及Mate 40 RS保时捷设计版。 在价格方面,Mate 40起售价899欧元,Mate 40 Pro起售价1199欧元,Mate 40 Pro+起售价1399欧元,Mate40 RS保时捷设计版本起售价2295欧元。所有手机预计11月9日在欧洲开卖。和以往一样,欧洲价格会比国内价格要高。


GPU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提升,麒麟9000集成了24核心的Mali-G78 GPU,GeekBench 跑分达到 6430 分,速度比高通骁龙 865+要快52%。NPU跑分达到148008,比晓龙865+快了2.4倍。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麒麟9000E芯片,GPU核心数降至22个,GPU采用的是1+1架构,同样采用了5nm工艺,它将搭载在Mate40上。整体性能而言,对比麒麟990提升30%,而功耗降低25%。 “其他厂商不久前才推出第一代的5G旗舰手机,而我们已经是第三代了。”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说。他表示,华为Mate 40 5G模块优势更加明显,现网测试中,上行速度是其他5G手机的5倍,下行速度也达到了2倍以上。

四年前,华为曾经承诺华为手机使用18个月不卡顿,现在,这个时间延长到了36个月。华为给出的数据是,使用36个月后,手机的流畅性只下降2.5%。 照相和摄影,是华为旗舰手机的标志。华为Mate 40和Mate 40 Pro都配备了后置的四摄模组,采用5000万像素主摄。Mate 40 Pro包括5000万像素的主镜头,1200万像素的潜望式镜头,可以实现等效5X的光学变焦,2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Mate40 Pro+则拥有五颗镜头,包括了5000万像素的主镜头,800万像素10X潜望式光学变焦的超长焦镜头,20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和1200万像素3X的长焦镜头,以及一颗ToF镜头,最高可实现 17 倍光学变焦。 华为在Mate 40系列还首次推出了自由曲面镜头,配合算法优化画面的畸形矫正能力,前后摄像头拍照时都能有效解决画面畸变问题。以后,即使自拍时,也不用担心脸会变形了。值得一提的是,自由曲面镜头是华为的专利,所以它很有可能将只会出现在华为手机上。 华为Mate40系列搭载了全新的EMUI 11操作系统,可以实现更多的隔空操作功能,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势控制手机播放音乐等等。 华为的HMS生态也在继续强化。在海外上市的Mate 40系列手机,搭载了华为自己的应用商店,推出多个全新应用,包括通用搜索引擎 Petal Search、地图应用 Petal Maps,以及办公应用 HUAWEI Docs等。 充电方面,Mate40系列支持66W超级快充和50W无线充电,并且支持超低温严寒条件下充电。 在4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市场,华为已经站稳了脚跟,开始和苹果分庭抗礼。但是,对于华为而言,“Mate 40系列最大的挑战并不是苹果,而是在美国817禁令的影响下,华为所能生产的Mate40数量。”Canalys分析师贾沫说。


现在华为的问题是,它要让未来不再被卡住脖子,那么在现有储备的芯片用完前,它能够实现自给吗?
华为“补洞”
华为会不会倒下?至少,短期内没有这个可能。虽然华为的手机业务快速增长,且占比已超过一半,但通信和企业业务依然是华为营收的半壁江山。
目前,华为的基站芯片供给还是充足的,作为一家以通信设备业务起家的公司,它还可以继续支持运转下去。而且,余承东也曾表示,华为手机尽管售价较高,成本也非常高。因此,手机业务并不是华为的高利润业务,其下滑或许并不会对华为的盈利造成大幅的伤害。这样,华为就仍然有盈利和利润,继续支撑研发。
华为布局的芯片不止手机的麒麟芯片,还有服务器芯片鲲鹏、AI异构芯片昇腾和5G芯片巴龙、天罡等。而随着美国禁令的实施,华为的其他高端芯片,也可能会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 2019年7月,任正非拿出了一张二战时被打出4300多个弹孔的伊尔2战机照片。在他看来,华为就像这架飞机,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仍然坚持飞行,但关键是要加紧“补洞”。而现在需要来补上“洞”的,就是消费者业务部门。余承东也在今年9月坦言,华为没办法制造芯片,在全球化过程中只做了设计,这是教训。 华为正在努力“自救”,补上这些“洞”,尽管这需要花上更长的时间。 郭平表示,华为将继续保持对海思的投资,不要浪费一场危机的机会。海思不仅不会被卖掉,未来华为还将加大对海思的投资,同时也会帮助前端的伙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 早前,网上曝出华为已经在内部开启“塔山计划”,预备建设一条完全没有美国技术的45nm的芯片生产线,同时还在探索合作建立28nm的自主技术芯片生产线。对此,在2020年度华为全联接大会上,郭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愿意帮助可信的供应链增强他们的芯片制造、装备、材料的能力,帮助他们也是帮助华为自己。 今年8月,华为消费者业务成立了显示驱动产品业务部,专做屏幕驱动芯片,进军屏幕行业。 华为还通过投资在半导体领域进行积极布局。近一年内华为在这一领域的投资的公司已经超过十家,其中也包括了上游的半导体材料领域。 芯片制造领域突破的关键,还有光刻机。世界范围内,掌握顶尖光刻机技术的是荷兰ASML公司,英特尔和台积电均为其股东。掌握7nm制程的台积电可以用ASML的光刻机,轻松获取苹果A12、A13芯片,高通骁龙855与865芯片的订单,但对于中芯国际而言,即便掌握了技术,如果没有对应的设备,也只能承接中低端芯片加工业务。近期,也有消息称,华为已招聘了数百位国内顶尖光刻机工艺师,从事光刻机技术研发工作。
在无论是技术、设备还是材料都面临被禁的情况下,华为“去美化”,自建系统和芯片产业链这条道路,极其漫长而又未知,华为能做到什么程度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无论如何,华为“自救”不会停止,一如余承东在今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的表态,“没有人能够熄灭满天的星光”。
华为不服输
不服输,是华为老牌的“优良传统”了。
当年华为成立的早期,通信设备市场几乎全部被外国把持,品牌间标准也不统一,企业一旦采用某一品牌的产品,就对其产生了高度依赖性,而失去了话语权。由此,任正非决定开始研发自己的通信设备。 这款名为JK1000局用机的产品,却几乎败光了华为的家底。华为自身的技术能力当时并不过硬,整个JK1000的生命周期内,销量仅仅只有200多套,这款产品甚至都没有来得及更新,就彻底消失,不复存在。任正非亏掉了老本,连员工的工资都要打白条,甚至不得不借高利贷来维持接下来数字交换机的研发。 但是,华为仍然坚持了自主研发的决心,并且吸取了教训,组建中央研究院,引进了ISO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团队前往日美进行访问学习,开始了研发系统化、规模化的历程。据说,在JK1000的后继机型——华为“C&C08”数字交换机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五楼的窗边,平静地说:“这次研发如果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你们还可以另谋出路。” 1993年中,华为的“万门C&C08机”推出,横扫了中国电信市场。 2003年1月24日,美国通信业巨头思科宣布对华为及其子公司,就华为非法侵犯思科知识产权提起法律诉讼。思科指控华为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思科IOS软件,抄袭思科拥有知识产权的文件和资料并侵犯思科其它多项专利。 华为和思科的诉讼战争就此拉开序幕。2002年时,华为在中国路由器、交换机市场的占有率已经直逼思科。任正非提出“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准备进军美国市场。2002年6月,华为参加了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电信设备展,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第一次在美国亮相。思科的质疑和诉讼,无疑是为了阻击华为而来。 华为官方一直否认曾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但华为仍然立刻停止了销售疑似侵权的路由器,主要是Quidway路由器,这也让当时的美国舆论一致认定华为侵权。 华为否认了思科的所有指控,并表示它此举是为了打击竞争对手。2003年3月,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数据通信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业务,为进军国际市场铺路。 2004年7月,华为、思科、3COM共同向美国法院提交终止诉讼的申请,法院据此签发法令,终止了这一诉讼,全部解决了该起知识产权案件的争议。这意味着思科今后不得再就此案提起诉讼或者就相同事由提起诉讼。 这场诉讼就此和解收场。思科狙击了华为的市场拓展计划,但华为在付出代价的同时也仍然获得了国际市场的入场券。随后,思科开始在更多的领域针对华为,双方开始了绵延至今十几年的缠斗交锋。然而,华为的全球化之路,已经势不可挡。 在2019年,华为再次面临艰难关口,喊出了“求生存”的口号。今年5月,郭平也再次强调,“求生存,是华为现在的主题词。”但也正如今年5月16日,华为在微博上发布的文字:“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题图来源于华为全球发布会,燃财经截图。*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