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并行复制:提升数据同步速度的秘密武器在使用 MySQL 做数据库主从复制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复制延迟。也就是说,从库的更新速度追不上主库的写入速度,尤其是在业务繁忙、写入频繁的情况下,这种延迟会影响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响应速度。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让 MySQL 在高并发环境下,依然能高效地同步数据呢?答案就是:MySQL 的并行复制。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MySQL 并行复制的原
MySQL 表结构在线变更:优雅地解决停机问题在日常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需求:要在 MySQL 的表里新增一列、修改索引或者调整字段类型。然而,数据库的表结构调整(Schema 变更)一不小心就可能让服务停摆,尤其是数据量特别大的时候。这时候,在线变更(Schema Online) 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今天,我带你一起看看 MySQL 是怎么做到“边跑业务边调整表结构”的,同时分享一些常用工
Kubernetes 账户详解:用户账户与服务账户全解析在 Kubernetes(K8s)中,账户是访问集群资源的关键凭据。Kubernetes 的账户体系分为 用户账户(User Account) 和 服务账户(Service Account)。两者的职责和适用场景截然不同:用户账户是给人用的,而服务账户则是给程序用的。今天我们来深挖两种账户的使用场景、配置方法和具体案例。一、服务账户(Serv
Kubernetes RBAC 权限管理:简单易懂的全攻略在 Kubernetes 中,RBAC(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灵活而强大的权限管理机制。通过合理配置 RBAC,你可以控制谁能做什么,从而保护你的集群资源不被随意操作。今天我们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聊聊 RBAC,包括它的概念、常用资源、操作方式以及实际应用示例,最后还会带你验证配置是否生效!RBAC 是什么?RBAC 的全称是 Role
Kubernetes 的访问控制详解:认证、授权和准入控制在 Kubernetes 的日常管理中,访问控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它能确保你的集群资源被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访问,从而避免“误操作”或恶意访问。这篇文章将深入介绍 Kubernetes 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认证、授权和准入控制,特别是 RBAC 的详细使用以及一些实际场景配置示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工具。Kubernetes 的
Kubernetes Ingress:帮你轻松管理外部流量在 Kubernetes 的世界中,Pod、Service 等组件帮助我们实现了应用的灵活部署和服务发现,但问题来了——当我们需要从外部访问这些服务时,该怎么做呢?这就是 Kubernetes Ingress 的用武之地!今天,我们来聊聊什么是 Ingress,它的作用、常见使用场景以及如何配置它。什么是 Ingress?简单来说,Ingr
Kubernetes 初始化容器:幕后英雄的秘密在 Kubernetes 中,主容器是舞台上的主角,而初始化容器(Init Container)则是“幕后英雄”,默默地为主容器的运行做好铺垫。它们负责在主容器启动之前完成一些必要的任务,比如环境准备、依赖检查、配置生成等。虽然看起来不那么显眼,但初始化容器却是 Kubernetes 应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今天我们来聊聊初始化容器的作用、使用场景和
Kubernetes HPA:自动扩缩容的秘密武器在 Kubernetes 的世界里,HPA(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 是一位默默无闻但非常高效的“管家”。它能够根据应用的负载情况,自动调整 Pod 的数量,让你的服务既能在流量高峰时从容应对,又能在闲时节省资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 HPA 的那些事儿,用最通俗的语言帮你掌握它。HPA 是什么?简单来说,HPA 就是一个
Kubernetes 中 Pod 的各种策略详解Kubernetes 中的 Pod 是容器运行的最小单元,而 Pod 的各种策略决定了它如何运行、调度、拉取镜像、重启等。这些策略直接影响应用的行为和性能。今天,我们就以更通俗易懂的方式聊聊 Pod 的各种策略以及如何在实际中使用它们。一、镜像拉取策略(Image Pull Policy)1.1 它是什么?镜像拉取策略决定了 Pod 在启动时,是否需
Kubernetes 各组件详解:原理与应用场景Kubernetes(K8s)是一个复杂而强大的系统,它通过一系列组件的协作,实现了对容器化应用的高效管理。理解这些组件的职责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玩转 Kubernetes 的第一步。今天我们来一起拆解 Kubernetes 的主要组件,聊聊它们的功能、工作机制,以及它们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控制平面组件:集群的“大脑”控制平面(Control Pla
深入了解 Kubernetes Pod 的状态在 Kubernetes 中,Pod 是部署和管理应用的最小单位。理解 Pod 的各种状态、它们的意义以及如何排查异常状态,对于我们日常运维和故障排查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 Kubernetes Pod 的各种状态,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排查 Pod 异常。一、Pod 的常见状态Kubernetes 中,Pod 通过不同的状态反
Kubernetes 服务流量转发的幕后英雄:iptables 和 IPVS 的优缺点与选择指南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 Kubernetes 中两个重要的流量“分拣员”——iptables 和 IPVS。 无论是大流量高并发的场景,还是小而精的业务部署,它们都在幕后默默地保证服务请求能被精准转发到对应的后端 Pod。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特点、各自适用的场景,以及怎么选择更合适的“分拣员”。iptabl
Kubernetes 小知识:如何玩转 Headless 服务?在 Kubernetes 的世界里,服务(Service)扮演着连接应用组件的重要角色。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创建的服务都会有一个固定的 ClusterIP,用于通过负载均衡将请求分发到后端 Pod。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服务类型——Headless 服务,它打破了传统,直接暴露 Pod,让你可以与 Pod 点对点通信。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
Kubernetes 的 PV 和 PVC 策略详解:一文搞懂持久化存储的灵活玩法在 Kubernetes 世界里,容器的生命周期是短暂的,而数据却不能“说没就没”。比如,数据库的数据、日志文件,甚至用户上传的图片,都需要一个靠谱的地方保存,这就是 持久化存储(Persistent Storage) 的作用。而实现持久化存储的关键工具就是 PV(Persistent Volume)和 PVC(Pe
Kubernetes 存储方案在 Kubernetes(K8s)中,容器是无状态的,意味着它们在启动、停止或重启时不会保留数据。虽然这种设计让容器非常轻量和灵活,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持久化存储,比如数据库数据、文件存储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Kubernetes 提供了丰富的存储方案。本文将深入介绍 Kubernetes 的存储模型,探索不同的存储类型,展示它们的使用场景,并提供实际的配置和
Kubernetes Service 详解:如何轻松管理集群中的服务在 Kubernetes 中,Service 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它解决了容器之间的通信问题,确保了无论容器如何启动或销毁,服务都能保持稳定的访问方式。今天,我想通过一篇简单易懂的文章,带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Kubernetes 中的 Service,它的作用、类型以及实际应用案例,让你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它。一、什么是 Kubern
深入浅出 Kubernetes Deployment 滚动更新策略在 Kubernetes 中,Deployment 是管理无状态应用的一种重要资源类型,而滚动更新(Rolling Update)是 Deployment 默认的升级方式。滚动更新通过逐步替换旧版本的 Pod,确保应用升级时集群始终保持可用。而在这个过程中,Service 的流量分发机制也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将重点解析滚动更新的过程
探秘 Kubernetes 健康监测在 Kubernetes(简称 K8s)中,健康监测是确保应用始终保持最佳状态运行的重要保障。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资深 SRE 工程师,掌握健康监测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帮助你快速发现问题并保障集群稳定性。这篇文章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你揭开 Kubernetes 健康监测的神秘面纱。健康监测到底是干嘛的?健康监测是 Kubernetes 中用来检查 Pod 和容
Nginx 限速详解:从原理到实战在当今高并发的互联网环境中,服务器经常面临各种挑战:恶意爬虫、突发流量、甚至是恶意入侵。通过Nginx的限速功能,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这些问题。今天,让我们深入了解Nginx限速的原理和配置方法。基础概念:漏桶算法Nginx的限速功能主要基于"漏桶算法"实现。想象一个水桶:上方:请求像水一样持续流入下方:有一个小孔以固定速率处理请求溢出:超出桶容量的请求会被拒绝这种
Nginx 缓存那些事儿:原理、配置和最佳实践在当今的互联网世界,网站的访问量和数据处理量不断攀升,如何确保用户能够快速、稳定地访问我们的网站,已经成为每个运维工程师面临的挑战。幸运的是,Nginx 作为一款高性能的反向代理服务器,能够帮助我们轻松应对这一挑战,不仅能处理大量的请求,还能作为缓存服务器来提高系统性能,减轻后端服务器的压力。一、Nginx 缓存的工作原理要理解 Nginx 如何作为缓
Kubernetes 服务发现背后的秘密武器——CoreDNS在 Kubernetes 集群中,CoreDNS 是一个关键的基础组件,负责域名解析和服务发现。无论是内部服务通信还是访问外部域名,CoreDNS 都为我们提供了高效、灵活的支持。本文将通俗易懂地介绍 CoreDNS 的作用、工作流程,并通过一些常见的配置案例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它的功能。CoreDNS 的作用服务名称解析 CoreDNS
深入浅出 DNS 解析:递归与迭代DNS(Domain Name System)是我们访问互联网的基础工具,就像电话簿,把域名(如 www.baidu.com)转换成 IP 地址(如 123.125.114.144)。今天我们来聊聊 DNS 的 递归 和 迭代 解析过程,结合实际操作,看看它们的应用和原理。DNS 是如何工作的?DNS 解析本质上是一个问答过程。为了高效完成域名到 IP 的转换,D
使用 LDAP 实现 Nginx 用户认证在互联网运维中,用户认证是个常见需求。LDAP(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是一种集中管理用户信息的工具,而 Nginx 则是高性能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将两者结合,可以轻松实现基于 LDAP 的用户认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用 Nginx 和 LDAP 实现用户认证,并通过实例一步步带你实现这个功能。为什么选择 LDAP + Nginx?统一用户管理:LDAP集中
让服务器更“隐身”的秘密武器:端口敲门技术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一个有趣又实用的技术——端口敲门。它可以让你的服务器变得更加安全,同时避免被“扫端口”工具轻松识别,像一个有秘密通道的小屋一样!你只需要用正确的“敲门”方式,就能打开大门进入。是不是很神奇?1. 什么是端口敲门?端口敲门(Port Knocking)是一个巧妙的安全技术,核心思想是:服务器的端口在默认情况下是“关着”的,只有按特定顺序访
用 Host-GW 模式实现跨主机容器通信什么是 Host-GW 模式?Host-GW 模式是 CNI(容器网络接口)的一种模式,它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主机路由表实现不同主机上的容器网络互通。简单来说:每台主机为自己的容器分配一个子网。主机之间通过路由表配置,告诉彼此如何访问对方的容器网络。数据包直接在主机之间通过物理网络传输,避免了复杂的封装或解封操作。Host-GW 模式的工作原理可以把 Host
通俗易懂讲解 veth-pair:原理与应用前言你有没有想过,网络世界里有没有一种“隐形的线”,能够把两个虚拟世界连接起来? 答案是:有!它就是 veth-pair,一个让 Linux 网络技术变得强大又灵活的小工具。veth-pair 的名字看起来很“高科技”,但其实它并不复杂。它的作用就像一根两端相连的网线,一头插在一个网络设备上,另一头插在另一个网络设备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它的原理和实际应
用故事讲明白:Linux 网络命名空间到底是什么?前言假设你是一个开咖啡店的老板,现在你决定开两家新店:一家主营精品咖啡,一家主营甜点。 你希望每家店都能独立运营,各有自己的特色,还不能互相干扰。于是,你租了两间独立的店铺,装修各自的风格,招独立的员工团队。Linux 的网络命名空间,就像这些独立的“店铺”,它让你的“网络服务”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拥有独立的环境,互不干扰!是不是感觉轻松很多了?今天
快速上手 Kubernetes 集群:Kind 让你轻松搞定本地开发在开发和学习 Kubernetes 时,搭建一个完整的集群环境往往非常麻烦。尤其在本地开发中,可能会遇到资源有限,或者时间紧迫的情况,这时候,如何快速、简单地创建一个 Kubernetes 集群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好在有了 Kind(Kubernetes IN Docker),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本地通过 Docker 容器,快速搭建一
如何从杂乱的网线中找到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对应的服务器?在网络运维中,尤其是在大规模的企业或数据中心,交换机端口与服务器之间的关系往往错综复杂。有时,我们需要查找某个交换机端口到底连接的是哪台服务器,就像从一张复杂的“蜘蛛网”中理清每根线的来龙去脉。这个问题可以通过 H3C 交换机的一个简单命令——dis mac-address 来解决,帮助我们快速定位到端口连接的设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使用
lsattr 和 chattr:让 Root 用户也束手无策的神奇命令在 Linux 系统中,lsattr 和 chattr 是两个非常有用的命令,它们可以用来查看和修改文件的属性。虽然我们平常使用的文件操作命令(比如 cp, mv, rm)很直观,但有些时候,系统管理员(即使是 root 用户)也可能面临无法轻易修改某些文件的情况。这个时候,lsattr 和 chattr 就派上了用场。这些命令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