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一个大牛的博客,介绍了一下glibc的“内存泄漏”的定位过程,觉得对今后实际碰到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故在此复述一下,供自己今后参考。 问题重现:使用glibc下的malloc分配内存10G,后调用free后,发现进程的内存还是占用10G,有时候占用8G,有时候占用3G,不太稳定,有内存泄漏的嫌疑 于是开始经过长时间苦逼的定位过程,发现了glibc一
TCMaclloc是google开发的一套开源的内存管理工具,号称比glibc的malloc要快,之后会补充一篇基于tcmalloc的个人理解写的一篇tcmalloc的介绍,看看google是如何做的 另外,除了这个库之外,tcmalloc还带了很多profiling工具,其中包含有内存检测、和cpu检测的工具,主要针对内存泄漏。 使用方法如下 编译你的代码时,加上-ltcmal
作者:Haippy 点此查看原文博客 一致性Hash算法背景 一致性哈希算法在1997年由麻省理工学院的Karger等人在解决分布式Cache中提出的,设计目标是为了解决因特网中的热点(Hot spot)问题,初衷和CARP十分类似。一致性哈希修正了CARP使用的简单哈希算法带来的问题,使得DHT可以在P2P环境中真正得到应用。 但现在一致性hash算法在分布式系统中也得到了
【本文系外部转载,原文地址:http://www.20ju.com/content/V9722.htm】 这是我在网上无意中看到的一篇文章,介绍了myspace的六次重构,对于做海量用户系统的朋友来说,应该能从中受到很多启发. 通过了解MySpace的六次重构经历,来认识分布式系统到底该如何创建. 在每个里程碑,站点负担都会超过底层系统部分组件的最大载荷,特别是数据库
inode概念 1.每一个文件都对应与一个inode节点,不管该文件是否为空 2.目录其实也是一个文件,包含了目录项列表,包含了目录中文件的文件名到inode number的映射 3.inode保存了文件的基本信息,如文件的大小,文件在的磁盘块位置等,可以使用命令stat file.txt来查看 4.内存inode是VFS在内存中保存的,对应于具体的文件系统在磁盘inode的映射,抽象。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