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汇编语言中的偏移量定义为:把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与其所在段的段地址之间的距离称为段内偏移,也称为“有效地址或偏移量”。段地址左移四位,与有效地址相加,就构成了逻辑地址。一般而言,段地址是cpu自己独立编制的,但是偏移量是程序员编写的。偏移量就是程序的逻辑地址与段首的差值。在早期的8086中地址线是20位的,而段地址是16位。在十六进制下就是4位。这样一个段寄存器就不能完整的描述出内存的地址。所
CPU复位(reset)或加电(power on)的时候以实模式启动,处理器以实模式工作。在实模式下,内存寻址方式和8086相同,由16位段寄存器的内容乘以16(10H)当做段基地址,加上16位偏移地址形成20位的物理地址,最大寻址空间1MB,最大分段64KB。可以使用32位指令。32位的x86 CPU用做高速的8086。在实模式下,所有的段都是可以读、写和可执行的。286架构导入保护模式,允许硬
1.什么是CIM(Computer-IntegratedManufacturing) CIM即是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和软件系统等信息科技, 整合与管理制造过程中的所有活动, 达到生产数据管理, 生产自动化、生产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堪比自动化制造过程中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n
OSI(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编辑OSI是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意为开放式系统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OSI模型,该模型定义了不同计算机互联的标准,是设计和描述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OSI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OSI/R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