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jm-blog.aliapp.com/?p=590目前绝大多数应用采取的两种分库分表规则mod方式dayofweek系列日期方式(所有星期1的数据在一个库/表,或所有?月份的数据在一个库表)这两种方式有个本质的特点,就是离散性加周期性。例如以一个表的主键对3取余数的方式分库或分表: 那么随着数据量的增大,每个表或库的数据量都是各自增长。当一个表或库的数据量增长到了
这不是一篇独创性的文章,但如果你对进一步了解 innodb_log_block_size 变量感兴趣,或者你在ext4文件系统上使用SSD卡和/或InnoDB大日志文件,这篇文章为你而写。我以前会简略的看一眼,但不会想太多,直到一天遇到了下面的一个错误日志:InnoDB: Warning: innodb_log_block_size has been changed from default va
今天一个朋友向我咨询怎么去优化 MySQL,我按着思维整理了一下,大概粗的可以分为21个方向。 还有一些细节东西(table cache, 表设计,索引设计,程序端缓存之类的)先不列了,对一个系统,初期能把下面做完也是一个不错的系统。1. 要确保有足够的内存数据库能够高效的运行,最关建的因素需要内存足更大了,能缓存住数据,更新也可以在内存先完成。但不同的业务对内存需要强度不一样,一推荐内存要占到数
原文:http://www.mysqlperformanceblog.com/2014/01/28/10-mysql-settings-to-tune-after-installation/基本配置你需要经常察看以下3个配置项。不然,可能很快就会出问题。innodb_buffer_pool_size:这是你安装完InnoDB后第一个应该设置的选项。缓冲池是数据和索引缓存的地方:这个值越大越好,这能
现在选择继续使用MySQL或抛弃它切换到MariaDB有足够的理由。MySQL和MariaDB的性能比较现在把目光移到benchmark上面来,它其实也是由MariaDB团队开发的,并加了一下额外的说明。这篇博客提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把MYSQL5.6的线程数一直增加到16,性能都很好,但是超过了16的话,尽管性能也有提升一点点,但比较发现,远不如其他版本(包括MairaDB-5.5.28a和Ma
Sysbench OLTP,每秒处理事务数 在使用高性能低延迟的存储设备(如SSD)时,我们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瓶颈。本文讲述的就是遭遇和处理这样的一个瓶颈的故事。 InnoDB 有一个独特的特性叫“双写缓存”(Double Write Buffer)。这个特性用于恢复那些未完整写入的页(Page),如果电源出现故障时 InnoDB 正在往硬盘上写一个页(1页=16KB=32磁道),那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