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林家男孩肖舸的blog
典型案例:TL的困局(别名TL很忙)TL能力很强,认真负责,TL也很忙。TL带领的团队也很忙。但忙到最后却没有拿到希望的结果。 详细案例示例由于Bob同学技术技能精湛,工作积极认真负责,去年带领团队(3-5人)拿到了优异的结果,今年组织让Bob承担更大的职责,开始带领更大的团队(12-25人),并负责一条更大的业务线。对组织的认可,Bob欣然接受,并且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中。在理解公
引子当他们说,实施敏捷需要自组织团队的时候,我没有做声。当他们说,敏捷里的自组织团队不需要管理者的时候,我也没有做声。当他们说,敏捷里的自组织团队没有明确角色,每一个人都自我管理、具备跨职能技能的时候,我依然没做声。现在,当我想说,敏捷里的自组织团队都是骗人的。这时,他们也不做声。 正文 在敏捷宣言的十二条原则中有这样一条:“最好的架构、需求和设计出自自组织团队。”在目前的敏捷
引子人们往往相信,最好的团队通常是由最好的个人组成的。公司是这段话坚定的践行者,他们致力于选择更优秀的个人,并相信随着个人平均能力的提升能够带来组织绩效的提升。这种认识是对的吗? 正文“自组织”在管理创新、组织转型、敏捷实施中成为了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然而,绝大多数人并未真正理解自组织。他们的理解来自于字面含义,所谓自组织就是自我管理,自组织团队就是能够自我管理的一群人。本
能够获得2013年度IT博客大赛“2013年度十大杰出博客”称号,当然开心,感谢广大博友的认可。趁写获奖感言之机,对自己的2013进行一番总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海量信息、充足物资任你选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距离被极度缩短。用户至上,身为用户的我们在某些方面有了充足的选择权。这也是最坏的时代。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碎片时间几乎全部被挤占
敏捷之旅是一项全球性活动,每年有超过万人参加。而成都是敏捷之旅进入中国的首站,在2009年第一次率先举办,到2013年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2013年敏捷之旅成都于12月21日在天府软件园C1会议室举行。当天正值寒冬,寒风凛冽,细雨蒙蒙,2013敏捷之旅成都如期举行。组织者和志愿者们早早就来到了会场开始了布置。从9:00开始就不断有同学陆续到达了现场,很快100多位同学就坐满了C1会议室。首先是来自
(本文来自我2008年的博客,原文无修改。近期又有“无所不能症”的征兆,以此文警醒自己。)近期工作极其繁忙,忙到来不及思考。因为偶然的原因打断了工作状态,才发现自己的心态隐隐有些问题。“无所不能”症解决问题的感觉会让人上瘾,学术点讲,正向反馈。解决了一个问题,感觉不错,解决了10个问题呢?做了一件事,感觉不错,做了10件呢?1个人觉得你很行,10个人呢?1个月干的不错,1年呢?持续成功的感觉会让人
这是上半年的一个访谈,现在放到博客上。优秀的团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团队建设培养而来。然而,对于团队建设所关心的沟通、学习、激励、文化培养等问题,管理者应该如何去做?面对团队绩效,绩效考核的思想是否正确?面对人才流失.....(特别声明,以下观点纯属个人观点,不代表公司。)1.您作为XX研发中心负责人,对于团队建设所关心的沟通、学习、激励还有文化培养方面,能否说下您的心得?这个问题有点大
引子“靓崽,看你的骨骼精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秘籍-如来神掌,见与你有缘,就十块卖给你了!”呜呜,我不想一年经验用十年啊,我想快快成长,有什么秘籍没有?当然有,下面送上画马秘籍一本,学会后你就是画马专家啦。正文近期网上流行一种说法叫努力说,似乎只要努力就能变得更加优秀。“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以多数人努力的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引子哈德良皇帝手下有一名将军觉得自己应该被提升。“我应该晋升到更重要的岗位,因为我经验丰富,至少参加了十场重要战役。”可皇帝是位对他人才华有着高明判断力的君主,他并不这样认为。于是他随意指着绑在周围的战驴说:“亲爱的将军,好好看看这些驴子,它们至少参加过2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驴子。”正文“别说你有十年经验,你只是一年经验用了十年而已。”很多IT人都在担心自己30岁、40岁后怎么办的问题,我也很担
引子某工厂一台重要设备的电机出现问题,想尽办法都不能解决,最后他们用10000元请来了一位专家。专家在围着电机转了几圈,仔细听了电机的声音,最后把线圈去掉两圈,电机工作就正常了。厂里有人不服气,去掉两圈线圈最多值100。专家回答道:“去掉线圈的确只值100,但能想到去掉线圈值9900。”。“我需要方法来解决问题!”“你能不能给我一些方法?”“我没解决这个问题,主要是没有熟练掌握对应的方法。”“参加
我们最近的多次软件发布都出现了问题。或是因为某个代码低级错误发生回滚;或是因为SQL未仔细检查导致发布出现线上问题;或者是流程响应不及时导致客户业务不可用;甚至还有Copy代码导致资损。面对这种情况,团队处理了问题,进行了回顾总结,还制订了一些措施。你看,我们及时的处理了问题,纠正了错误。我们还战胜了自己,敢于把问题暴露出来,直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不是存心故意,属于不小心的偶然遗漏,不是主观原
引子有人用羡慕的口吻问我:“我们都遇到了很多问题,可你却能每天都很开心,每天都充满斗志,而我却有很多烦恼,有时还非常沮丧。我非常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我认为自己根本就做不到。”我的答案是:“盯住进展才能取得进展,盯住问题就会变成问题!你完全可以做到。”正文你的工作让你感觉怎么样?现在的工作给了人越来越多的压力。1)工作繁忙,每天忙不完的事;2)可一段时间后回头一看,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3)心情低落,
引子【猴子搬包谷】一只猴子看见玉米就去掰玉米,路上又看见了西瓜,于是扔了玉米去摘西瓜。又遇到了小兔,丢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了,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猴子的智商就这样被我们嘲笑了很多年。然而,我们和猴子真的有区别吗?学习(工作生活)多年后到底剩下了什么?正文有人热爱学习,什么流行学什么,每年看很多书,但几年下来感觉成长不多。也有人认为工作经验的积累更加重要,寻找好公司好项目,一个个下来,但除了最初的
今天的活动出乎意料的精彩,让我迫不及待想将它记录下来,以免遗忘。这是一个炎热的下午,20多位同学陆续抵达。在周漪组织的M&M暖场活动后,活动正式开始。(与会者表示,活动道具M&M准备的数量不足,不够吃。其实这名与会者是我。J)首先是演讲:熊杰的《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熊杰带来了《如何打造创新型组织?》,这也是他这一年来工作的总结。下面是一些我听到的关键概念的记录,当然不全,而且我还
引子 软件的需求为什么总是变化?沟通为什么总有障碍?辅导员工为什么那么难?会议为什么冗长但实际效果不佳?实施敏捷、改变组织为什么那么难?与这一切相关的是人、人、还是人,也许只有更多地了解人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解答上面这些问题。 正文 “People don’t buy what you do, people buy wh
引子 一年之计在于春,又到一年计划时。或许你的计划早已成竹在胸,或许你还在为计划头疼。无论如何,什么样的计划是一个好计划?如何做计划?都是值得讨论的话题。说实话,我也在为计划头疼,借这篇文章,帮助自己梳理做计划的思路,也希望帮到更多的人。 虽然本文也可用于个人计划,但更适用于团队计划的制订。 正文 计划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计划是万万不能的 计划的重要性无需多
引子 【学习改变命运】一人去算命,算命先生摸骨相面掐算八字后,说,你二十岁恋爱,二十五岁结婚,三十岁生子,一生富贵平安家庭幸福晚年无忧。此人先惊后怒,道:我今年三十五岁,博士,光棍,木有恋爱。先生闻言,略微沉思后说:“年轻人,学习改变命运啊!”——转自微博段子 本文的主要读者是需要学习的人和需要辅导别人学习的人,你可能是其中的一员。  
引子 案例是最好的老师。案例代表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或许能给你带来启发;案例中有各种角色,可能会有一种与你相近的角色能够引起你的共鸣;案例让你成为“上帝”,可以洞悉每个人的行为、人们间的互动关系,让你知晓人们自以为聪明的最佳决定其实遗漏了很多东西。所以,案例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学到什么全看你自己。 本文是担当力案例系列中的第二篇:努力却不爽的员工与无辜
历史:敏捷宣言诞生记 译者按 本文译自:http://www.agilemanifesto.org/history.html。要想了解敏捷软件开发,这篇文章是必读,对学习敏捷中的不少疑惑都给出了解释。感谢@AgileCoach和@徐毅-Kaveri的审校。 正文 2001年2月11日至13日,在美国犹他州瓦萨奇山雪鸟滑雪胜地,17个人聚到一起,交谈、滑雪、休闲,当然还有聚餐
引子 开发人员李四正在看一本管理书籍《怎么做经理?》。经理张三走过就问:“你还不是经理,看这本书干嘛?”李四回答到:“等我到你这时候再看,就已经晚了。”——本故事源自偶像温伯格。 我们常常会等到事情已经发生的时候,才来学习该怎么做,临时抱佛脚往往为时已晚。能不能提前知晓,能不能提前学习?希望整理出来的一系列案例
能够得到认可,甚至进入50强,纯属意外之喜!我参加51CTO组织的“2012年度IT博客大赛”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希望自己的博客能够被更多的人看见。现在可以说是初步达到了这个目标,感谢51CTO、CCAV、KTV。 简单回顾下我写博客的历史 我写博客的时间其实并不长。早期在CSDN、Sina上都有更新几篇技术博客,结果被不友好的网友指责文笔太差;写了几篇比
引子职场有影帝出没,请当心!广大屌丝请注意危险,谨慎前往。人生苦短,必须性感;职场如戏,要靠演技。不少公司正变成秀场,影帝层出不穷,屌丝们的辛苦努力一不小心就成了影帝的嫁衣。影帝在人前风光灿烂,而在秀场中吃盒饭的屌丝们却只有回家躺在床上翻看《论演员的自我修养》。正文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一副永远没睡醒的邋遢样,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屌丝。拿着卖白粉的钱,操着卖白菜的心,一副永远光鲜亮丽的模样
引子 多年以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只搞懂了什么是分工,却一直未搞清楚什么是职责。 对大多数人来说,职责是分工的结果,分工就是把工作分开,职责就是把分开的工作完成。但是,谁来保证分开的工作完成后能够得到完整的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怎么办?于是,我们看到了岗位间推卸责任的相互争吵,HR们殚精竭虑的设定岗位模型,公司又新增了各种协调岗位,公司推出了严格的流程规范。问题解决了吗? 本文是担
引子 担当就是为了把事情做成,担当力就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然而对一个人是否有担当,我们的判断力实在太低,对于如何提升担当力也缺少头绪。担责七步骤(来自Christopher Avery)用七个步骤描述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的思考和反应,它告诉我们担当力是可以察知、学习、研究和提升的。本文首先介绍了担责七步骤,然后描述了担责七步骤与担当力的关系。 正文 担责七步
引子 担当就是为了把事情做成,担当力就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然而人们对担当力却缺乏认识。展现了做事的激情就算有担当吗,事情做不成怎么办?做错后承担责任就叫有担当吗,事情没做成又有什么用?做到真正有担当,并不断提升担当力对于把事情做成非常重要。在本文中将提出担当力模型,将担当力分为5个级别,以帮助识别和提升担当力。 正文 担当力是把事情做成的能力,所以它既是能力的一部
序 多数大公司大了后都不可避免会遇到大公司病,机构臃肿,行动缓慢,协调困难,思维僵化。为此,大公司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做法,建设企业文化,调整组织机构,更换领导人,加强流程规范,建立特区,建立快捷通道,引入敏捷方法。这些措施往往都能取得一定时间的效果,却很难与整个公司抗衡,随着时间流逝,大公司病还在蔓延。 为什么会这样?是解决措施有问题?还是管理能力不足?还是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 下
搞IT的就是修电脑的,做软件的就是写代码的。后一句可能更对一些,因为学校是这么教的,开发工作中的确也是这么在做。然而,新手在写代码,牛人也在写代码,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何新人老手相互之间不理解?新手如何成长为牛人,老手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BDD、TDD为何兴起,又为何难以推行?软件研发公司的写代码能力提升为什么这么难?写代码的三重境界记录了关于写代码的一些思考。 1. 写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