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CTO博客开发存储之道
原博客地址http://www.cnblogs.com/Red_angelX/p/3713935.html 下载之后解压rar,把dll存放到Source Insight按照目录,重启SI即可!!
最近用一组Fedora 19的虚拟机部署了一下ceph 0.81由于ceph有了简化的部署工具ceph-deploy,看起来部署是个相当简单的过程,理论上应该就是下面几步:0. 实验环境下,删除所有iptables规则以及在所有机器间建立ssh信任,添加ceph的yum repoceph-deploy new MON OSD1 OSD2 OSD3ceph-deploy install MON OS
今天炒个现饭,翻出来个3年前做的东西。按大小区分缓存存放位置。在做正向代理的场景中,众多客户端访问外部大量网站,会产生海量的小文件小图片缓存,这些小文件缓存若简单的保存于磁盘上的ext3文件系统上,不但大大降低文件系统访问效率,而且频繁的删除过期缓存操作还会触发大量的删除小文件操作,这类操作在ext3文件系统上性能非常低下,而且会拖累整个文件系统的性能。笔者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7200转的SATA
Deduplication(去重,消重)是近年来存储业界非常热门的一个技术,无论是Primary Storage,还是备份系统,抑或是云存储比如百度迅雷的网盘,都需要考虑dedup来减少冗余,降低成本。当然了各种系统对dedup的需求是不一样的。Primary Storage对性能要求高,特别是IOPS指标,这样很难实现在线的dedup,往往只会采用离线的dedup在闲时进行去重。备
最近又翻译了一篇关于Docker的文章,内容是Docker发布的一个安全漏洞以及应对方法,地址在docker中文社区的《突破 DOCKER 容器的漏洞验证代码》其实我十来年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系统安全,还结识了安全圈里一帮兄弟,后来我转行做了存储,也一直在关注安全领域。这一两年安全行业迅猛发展,看得我有时候真是羡慕嫉妒恨啊......回到技术话题,这个漏洞其实很容易理解。Linux上,每个进程除了根据
6月9到10号,Docker的盛会DockerCon 2014在旧金山召开。这一次参加大会的大牌公司可真是阵容强大,Google,Facebook,Twitter都带来了各自对docker的开发应用经验,我认为,docker必将是以后互联网公司部署的新趋势,在未来甚至有可能完全取代虚拟机,成为互联网公司基础架构。笔者不才,参与翻译了一些DockerCon 2014的材料,其中一篇Google基础架
首先,推荐一个比较全的Hadoop生态圈项目列表http://hadoopecosystemtable.github.io/ 其中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是HDFS(存储),MapReduce(计算),Spark(大数据分析),HBase(BigTable数据库),Hive(类SQL数据库),Redis(KeyValue内存数据库),MongoDB(类关系型数据库),ZooKeeper(分布式协调系统)。
“一项好的技术不会消亡,它只是会不断的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现” -- 我自己现如今流行的各种热门技术--云计算,大数据,深度学习,分布式存储,等等等等,其实都不是某一年突然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一直关注学术界和产业界就会发现,它们都和早年的某些热门研究方向一脉相承,只是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不成熟,早期试图商业化的尝试失败或者无疾而终。而最终在这个年代,在人才,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到位的条件下,终于瓜熟蒂
先把以前自己写过的几篇老文章贴上来,Squid缓存视频是个很能节约企业、机构出口流量的方案。不过由于视频网站的技术更新很快,这篇写于2011年的文章如今是否还能不加修改的应用。我相信懂了原理之后稍加修改即可。====================================================开篇先来批评一下国内网站的技术文章,90%都是转载的,转的格式乱七八糟,再加上广告,浮躁
做为一个见证了第一代互联网泡沫的老兵,一直想坚持写些什么,却又没有坚持下来。随着积累的越来越多,现在发现必须要做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归纳,才能更深一个层次的理解浩瀚的技术海洋。所以从今天起,以这个博客开始和大家分享、总结我的心路历程。
Copyright © 2005-2023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