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网络应用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两部分,而Socket类是负责处理客户端通信的Java类。通过这个类可以连接到指定IP或域名的服务器上,并且可以和服务器互相发送和接受数据。在本文及后面的数篇文章中将详细讨论Socket类的使用,内容包括Socket类基础、各式各样的连接方式、get和set方法、连接过程中的超时以及关闭网络连接等。
摘要: 在J2SE5.0中的InetAddress类中增加了一个isReachable方法。可以使用这个方法来探测主机是否可以连通。
摘要: 从JDK1.4开始,Java提供了一个NetworkInterface类。这个类可以得到本机所有的物理网络接口和虚拟机等软件利用本机的物理网络接口创建的逻辑网络接口的信息。
摘要: 为了区分IPv4和IPv6地址,Java提供了两个类:Inet4Address和Inet6Address,它们都是InetAddress类的子类,这两个类分别按着IPv4和IPv6的规则实现了InetAddress类中的public方法。它们所不同的是Inet6Address类比Inet4Address类多了一个方法:isIPv4CompatibleAddress,这个方法用来判断一个IPv6地址是否和IPv4地址兼容。和IPv4兼容的IPv6地址除了最后四个字节有值名,其他的字节都是0,如0:0:0:0:0:0.192.168.18.10、::ABCD:FAFA都是和IPv4兼容的IPv6地址。
摘要: Eclipse各种插件的资源链接
摘要: IP地址分为普通地址和特殊地址。在前面的文章中所使用的大多数都是普通的IP地址,在本文中将介绍如何利用InetAddress类提供的十个方法来确定一个IP地址是否是一个特殊的IP地址。
摘要: getAddress方法和getHostAddress类似,它们的唯一区别是getHostAddress方法返回的是字符串形式的IP地址,而getAddress方法返回的是byte数组形式的IP地址。getAddress方法的定义是public byte[] getAddress()。这个方法返回的byte数组是有符号的。在Java中byte类型的取值范围是-128〜127。如果返回的IP地址的某个字节是大于127的整数,在byte数组中就是负数。由于Java中没有无符号byte类型,因此,要想显示正常的IP地址,必须使用int或long类型。
摘要: getHotAddress方法用来得到主机的IP地址,这个IP地址可能是IPv4的地址,也可能是IPv6的地址。getHostAddress方法的定义是public String getHostAddress()无论InetAddress对象是使用哪种方式创建的,getHostAddress方法都不会访问DNS服务器。如果想访问使用IPv6地址的远程主机,需要在操作系统上安装IPv6协议。
摘要: 运行Java程序(SWING或SWT的桌面程序)可以直接执行.class文件或将所有的.class文件及相关的其他文件压缩成.jar文件,然后使用javaw -jar my.jar来运行程序(其中my.jar是一个jar文件名,可以是任何指定的jar文件)。但在windows下,用户习惯直接运行一个exe来执行程序。在网上有很多程序可以将my.jar或.class文件直接转换成exe文件。但很多都是将jar或.class文件放到exe里成,这样不太方便。有些工具,如javalauncher可以使用一个exe程序(用c语言写的)来调用jar文件。但有时需要在运行程序之间做些其他的工具,例如,在客户端动态从服务端下载最新版本的程序。因此,在本文将使用delphi2009实现一个简单的可以调用jar文件的程序,读者可以对这个程序进行任何扩展,本文还提供了该程序的源代码和exe文件。
摘要: getCanonicalHostName方法和getHostName方法一样,也是得到远程主机的域名。但它们有一个区别。getCanonicalHostName得到的是主机名,而getHostName得到的主机别名。在访问某些域名时,getCanonicalHostName方法和getHostName方法的返回值是一样的,这和DNS服务器如何解释主机名和主机别名以及它们的设置有关。如通过www.ibm.com创建InetAddress对象后,使用getCanonicalHostName方法和getHostName方法返回的结果都是www.ibm.com(有时直接返回IP地址,这可能和IBM的DNS服务器的处理机制有关)。如果DNS不允许通过IP地址得到域名,那么这两个方法就会返回IP地址来代替域名。
摘要: getHostName方法可以得到远程主机的域名,也可以得到本机名。getHostName方法的定义是public String getHostName(),匀样可以使用三种方法创建InetAddress对象,这三种方法为:1.使用getLocalHost方法创建InetAddress对象。2.使用域名创建InetAddress对象。3. 使用IP地址创建InetAddress对象
摘要: 在通过DNS查找域名的过程中,可能会经过多台中间DNS服务器才能找到指定的域名,因此,在DNS服务器上查找域名是非常昂贵的操作。在Java中为了缓解这个问题,提供了DNS缓存。当InetAddress类第一次使用某个域名(如www.csdn.net)创建InetAddress对象后,JVM就会将这个域名和它从DNS上获得的信息(如IP地址)都保存在DNS缓存中。当下一次InetAddress类再使用这个域名时,就直接从DNS缓存里获得所需的信息,而无需再访问DNS服务器。
摘要: 在《创建InetAddress对象的四个静态方法》一文中通过getAllByName得到了www.csdn.net对应的四个IP地址。从理论上说,在IE(或其他的Web浏览器,如Firefox)的地址栏中输入这四个IP地址中的任何一个,都可能访问www.csdn.net。如输入http://211.100.26.124。但IE却返回了一个错误信息。在输入另外三个IP后,都会得到同样的错误信息。
摘要: InetAddress类是Java中用于描述IP地址的类。它在java.net包中。在Java中分别用Inet4Address和Inet6Address类来描述IPv4和IPv6的地址。这两个类都是InetAddress的子类。由于InetAddress没有public的构造方法,因此,要想创建InetAddress对象,必须得依靠它的四个静态方法。InetAddress可以通过getLocalHost方法得到本机的InetAddress对象,也可以通过getByName、getAllByName和getByAddress得到远程主机的InetAddress对象。
摘要: 所有连入Internet的终端设备(包括计算机、PDA、打印机以及其他的电子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索引,这个索引被称为IP地址。现在Internet上的IP地址大多由四个字节组成,这种IP地址叫做IPv4。除了这种由四个字节组成的IP,在Internet上还存在一种IP,这种IP由16个字节组成,叫做IPv6。IPv4和IPv6后面的数字是Internet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版本号。
摘要: 我们可以通过synchronized块来同步特定的静态或非静态方法。要想实现这种需求必须为这些特性的方法定义一个类变量,然后将这些方法的代码用synchronized块括起来,并将这个类变量作为参数传入synchronized块。在使用synchronized块时应注意,synchronized块只能使用对象作为它的参数。如果是简单类型的变量(如int、char、boolean等),不能使用synchronized来同步。
摘要: synchronized关键字有两种用法。第一种就是在《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同步类方法》一文中所介绍的直接用在方法的定义中。另外一种就是synchronized块。我们不仅可以通过synchronized块来同步一个对象变量。也可以使用synchronized块来同步类中的静态方法和非静态方法。
摘要: 要想解决“脏数据”的问题,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synchronized关键字来使run方法同步。虽然可以使用synchronized来定义方法,但synchronized并不属于方法定义的一部分,因此,synchronized关键字不能被继承。如果在父类中的某个方法使用了synchronized关键字,而在子类中覆盖了这个方法,在子类中的这个方法默认情况下并不是同步的,而必须显式地在子类的这个方法中加上synchronized关键字才可以。当然,还可以在子类方法中调用父类中相应的方法,这样虽然子类中的方法不是同步的,但子类调用了父类的同步方法,因此,子类的方法也就相当于同步了。
摘要: Java中的变量分为两类:局部变量和类变量。局部变量是指在方法内定义的变量,如在run方法中定义的变量。对于这些变量来说,并不存在线程之间共享的问题。因此,它们不需要进行数据同步。类变量是在类中定义的变量,作用域是整个类。这类变量可以被多个线程共享。因此,我们需要对这类变量进行数据同步。数据同步就是指在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个线程来访问被同步的类变量,当前线程访问完这些变量后,其他线程才能继续访问。这里说的访问是指有写操作的访问,如果所有访问类变量的线程都是读操作,一般是不需要数据同步的。
摘要: 从线程中返回数据和向线程传递数据类似。也可以通过类成员以及回调函数来返回数据。但类成员在返回数据和传递数据时有一些区别,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它们区别在哪。
摘要: 在传统的同步开发模式下,当我们调用一个函数时,通过这个函数的参数将数据传入,并通过这个函数的返回值来返回最终的计算结果。但在多线程的异步开发模式下,数据的传递和返回和同步开发模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线程的运行和结束是不可预料的,因此,在传递和返回数据时就无法象函数一样通过函数参数和return语句来返回数据。本文就以上原因介绍了几种用于向线程传递数据的方法,在下一篇文章中将介绍从线程中返回数据的方法。
摘要: volatile关键字相信了解Java多线程的读者都很清楚它的作用。volatile关键字用于声明简单类型变量,如int、float、boolean等数据类型。如果这些简单数据类型声明为volatile,对它们的操作就会变成原子级别的。不过在使用volatile关键字时也要慎重,并不是只要简单类型变量使用volatile修饰,对这个变量的所有操作都是原来操作,当变量的值由自身的上一个决定时,如n=n+1、n++等,volatile关键字将失效,只有当变量的值和自身上一个值无关时对该变量的操作才是原子级别的,如n = m + 1,这个就是原级别的。所以在使用volatile关键时一定要谨慎,如果自己没有把握,可以使用synchronized来代替volatile。
摘要: 在上面的例子中多次使用到了Thread类的join方法。我想大家可能已经猜出来join方法的功能是什么了。对,join方法的功能就是使异步执行的线程变成同步执行。也就是说,当调用线程实例的start方法后,这个方法会立即返回,如果在调用start方法后后需要使用一个由这个线程计算得到的值,就必须使用join方法。如果不使用join方法,就不能保证当执行到start方法后面的某条语句时,这个线程一定会执行完。而使用join方法后,直到这个线程退出,程序才会往下执行。
摘要: 与人有生老病死一样,线程也同样要经历开始(等待)、运行、挂起和停止四种不同的状态。这四种状态都可以通过Thread类中的方法进行控制。
摘要: 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必须使用Thread类的实例才能创建线程。通过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分为两步:1. 将实现Runnable接口的类实例化。2. 建立一个Thread对象,并将第一步实例化后的对象作为参数传入Thread类的构造方法。最后通过Thread类的start方法建立线程。
摘要: 一个普通的Java类只要从Thread类继承,就可以成为一个线程类。并可通过Thread类的start方法来执行线程代码。虽然Thread类的子类可以直接实例化,但在子类中必须要覆盖Thread类的run方法才能真正运行线程的代码。
摘要: 线程是程序运行的基本执行单元。当操作系统(不包括单线程的操作系统,如微软早期的DOS)在执行一个程序时,会在系统中建立一个进程,而在这个进程中,必须至少建立一个线程(这个线程被称为主线程)来作为这个程序运行的入口点。因此,在操作系统中运行的任何程序都至少有一个主线程。
摘要: 同lex 和yacc一样,javacc也是一个免费可以获取的通用工具,它可以在很多JAVA相关的工具下载网站下载,当然,javacc所占的磁盘空间比起 lex和yacc更大一些,里面有标准的文档和examples.相对lex和yacc来说,javacc做得更人性化,更容易一些.如果你实在找不到 javacc,还是可以联系我,我这里有.现在最新的就是javacc 3.2版本.
摘要: 众所周之,在任何面向对象的语言中(包括Java、C#),在定义抽象类时必须使用abstract关键字。虽然这已经习已为常了,但实际上abstract是为了在实现接口或继承抽象类避免歧议而必须存在的。
摘要: Web应用程序在浏览器中显示字符串时,由于显示长度的限制,常常需要将字符串截取后再进行显示。但目前很多流行的语言,如C#、Java内部采用的都是 Unicode 16(UCS2)编码,在这种编码中所有的字符都是两个字符,因此,如果要截取的字符串是中、英文、数字混合的,就必须按字节长度来截取字符串。在本文中给出了一个按字节长度截取字符串的方法,以便这类操作变得更容易。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