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随时阅读
新人专享大礼包¥24
今天在整理照片的时候,翻阅出了很多在美国出差时候的照片。景色特别美丽的几张照片是在斯坦福大学拍的。每次去硅谷出差,必去的一个地方就是斯坦福大学。景色宜人是吸引我的一个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斯坦福大学作为硅谷的支点,支撑起了整个硅谷的技术发展。斯坦福大学创新的精神直接或者间接的推动了硅谷的发展。出差硅谷,呼吸一下斯坦福大学的空气,也能让在生活在雾霾下的肺好好净化一下。  
1、概述... 12、开创磁盘备份的新模式... 23、重复数据删除... 44、破解磁盘瓶颈点... 45、全局数据消重文件系统DDFS. 66、CPU-Centric存储系统... 77、数据无损体系结构... 98、高效的远程数据复制... 109,小结... 11 1, 概述 长期以来备份存储领域被磁带介质所统治,其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磁带
alan.wu@aliyun.com 在分布式存储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在多个存储节点上分布数据。了解GFS之类文件系统的同学都知道可以采用元数据服务器(MS)的方式决定数据块在存储节点上的分布映射。采用元数据服务器方式可以很好的将数据和元数据分离,访问文件系统命令空间的时候,可以直接从元数据服务器上获取文件的映射信息。基于MS的分布式存储架构如下图所示: 基于
当被问及“在SSD上能否建传统RAID”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可以建,但是需要Trim命令的支持”。在网上也可以看到很多人拿SSD来建RAID,但基本上都会配置成RAID0或者RAID1。很少有人会去建RAID5,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在SSD基础上如果配置类似于RAID5这样的Parity-RAID,那么SSD的整体性能不能很好的发挥出来,更为重要的是Parity-RAID会
alan.wu@aliyun.com 前两天sandisk以11亿美元收购了独领风骚若干年的Fusion-io。熟悉企业级固态存储的看官都应该熟悉Fusion-io。这是一家非常创新的企业,最早推出了采用PCIe为接口的固态存储卡,并且将其部署到服务器中,为数据库等对延迟有要求的应用进行加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在fusion-io的引领下,PCIe接口逐渐演变成
NAND Flash是构成固态存储的基本存储单元其采用IO的接口方式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对NAND Flash进行操作时需要通过命令交互的方式对NAND Flash进行操作。下面对NAND Flash的操作进行解析可以发现在研发FTL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掘NAND Flash提供的操作命令来优化读写性能。分析介绍的NAND Flash以Micron提供的MT29F16G08AA为蓝本。该芯片能够提供1
如果仅仅是SSD的使用者,一定不会在意在SSD内部居然还存在一个复杂的软件层Flash Translation Layer(FTL)。其实就是这个FTL才是SSD固态硬盘的软件核心技术。正因为有了FTL,NAND Flash才能被当成硬盘来使用;文件系统才可以直接把SSD当成普通块设备来使用。由于FTL是SSD设计厂商最为重要的核心技术,因此,没有一家厂商愿意透露这方面的技术信息,并且
Flash存储是存储界的新人和红人。Flash存储系统由于其优异的性能、高效的存储密度和出色的节能特性使得Flash存储有望替代机械磁盘成为企业级存储的核心。未来很有可能所有的数据都会存储在Flash存储介质上面,包括银行、中小企业、互联网、电信等存储大户。当年沉迷于电子设计的时候,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Flash居然能够做成一个新兴的存储产业。做电子设计的时候,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存储芯片,比较老的存储
对于搞电子设计的工程师而言,NAND Flash是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在电子设计的时候,NAND Flash通常作为大容量存储介质,可以类比为PC系统中的磁盘。在电子设计领域,对于小容量存储,还可以采用EEPROM之类的芯片;对于程序存储,可以选择NOR Flash。NOR Flash和NAND Flash之间的差别网上有过很多的讨论,在此不一一列数。NAND Flash作为大容量存储,替代磁盘存
前两天Intel发布了新一代的PCIe-SSD,Intel作为信息产业的动力引擎,此次事件不得不高度关注和重视。 从2008年开始算起,这是Intel第三次发布固态存储盘了。2008年,Intel发布了SATA接口的固态存储盘X25-M。那款产品令我印象深刻,2008年市场上已经有很多SATA接口的SSD盘了,只是企业级的固态盘还很少。那年,我正在开发基于SSD的缓存系统,因
传统RAID技术在面临大容量磁盘的时候显得有点力不从心,这主要由于大容量磁盘技术的引入使得RAID的数据重构时间急剧变长,并且整体IO性能也受到了严重影响。所以很多人预测,传统RAID技术作为存储核心的时代即将过去,大容量磁盘的数据管理需要其它的数据保护技术。我也曾经在一些文章中分析过,传统RAID如果不进行架构级别的革新,那么数据重构时间(reconstruction time)和一致性性能(c
Copyright © 2005-2022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