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有声无意的发生,闪过历史,总有形迹,碰巧有机缘在一瞬间看到它,就像潮水漫过脚掌,指缝中不偏不倚落下一颗金沙。
——再轻小,也是电光火石。
年终,满目总结陈辞。我就不来添乱了,今天自己做了好吃的内蒙菜。心情大好。八卦一下我自己想八卦的。由博客说起吧。
你我2.0
网络的发展给了你我无数的机会,博客的出现无疑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舞台,点燃了新的传播方式。这一年,不是第一时间介入博客的新浪,闹腾的动静最大。老徐突破千万点击,轻松微笑,登上AMD广告。在陈彤的严酷里,新浪博客把洪晃、韩寒、徐静蕾、李亚鹏推向大众关注的中心。不用记者招待会,有人开始在博客里首发新闻。
对于博客的商业价值盈利模式,本文无意讨论,陈彤有一句话:“你今年听到新浪的次数或者你主动想要上新浪去看看的次数应该是比去年多,广告客户也会发现这一点,然后广告的投入和价格就会相对的上去。这就达到目的了。”他估算,新浪博客今年至少为新浪提高了20%的收入。也许……,呵呵,不知道51CTO以后怎么办。我觉的博客就是写着玩玩,平台舒服就好,分家产还太远。
再说非名人的,一大批公民新闻网站在国内国外像渐干的板寸,露出倔强的锋芒。“人人都是记者”的图景,若无人阻挡,似乎为时不远。
这一年,终于让《时代》为难,“年度风云人物”的评出,我们听到了千军万马,声音嘈杂里,每个人的声音。尽管在中国,有些声音总让广电总急。
互联网服务果真有七十二般变化,过去,新媒体旧媒体有意无意勾肩搭背耀武扬威。今年,传统媒体才真正领教新媒体的厉害。美国首当其冲。《纽约时报》宣布三年内裁员35%,杰克·韦尔奇也对收购《波士顿环球报》跃跃欲试。
Web 2.0左拥右抱,去中心化、用户创造内容、分享、交流等等理念,串联老技术手段,组合Flickr、Digg、Youtobe等应用,踢开的天地,像春风吹燃的野火,照亮了互联网的半边天空。
写在结尾:2006年11月20日,全球全球域名注册数已经突破1亿大关。.cn也小火慢烹热了起来。国家和个人的发展都离不开理性的指引,在手指翻飞间大家都感受网络社会的崛起。而在我每夜守望《大国崛起》的时候,国外无数媒体已经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那继往开来的雄姿,是不是已经打上中国的烙印。
——对此,我坚信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