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 缓冲区简介 在网络通信的世界里,Socket 就像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的翻译官,是连接应用程序与操作系统网络协议栈的桥梁。无论是客户端还是服务器端,只要进行 TCP 通信,都离不开 Socket 的参与。典型的数据传输流程大致是:应用程序通过 Socket 发送数据,数据进入内核空间的发送缓冲区,再由网络协议栈进行处理后发送出去;接收方从网络中接收数据,经内核协议栈处理后放入接收缓冲区
丢包的那些事儿 丢包,顾名思义,就是网络传输中数据包“丢了”,没能顺利到达目的地。HTTP 协议跑在 TCP/IP 协议栈上,丢包可能发生在网络层,比如路由器忙不过来直接丢包,或者传输层,比如 TCP 重传机制出了岔子。常见原因有网络拥堵、线路故障、硬件性能跟不上,或者配置出了问题。举个例子,路由器的队列满了,就像超市结账排长队,后面的人只能被“挤掉”;再比如无线网络信号不稳定,数据包就像被风吹散
网络性能的三大关键指标是延迟、丢包和抖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三者,尤其聚焦在“延迟”和“丢包”这两个对应用性能影响最大的“罪魁祸首”。 绝大多数应用都依赖 TCP(传输控制协议)将数据从 A 点传输到 B 点,换句话说,85% 的互联网流量都跑在 TCP 上。TCP 有个有趣的特性:它完全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分包机制,让上层应用几乎感知不到网络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风吹雨打”。不管是像 Telnet 或
在编程的世界里,验证用户输入是否符合预期格式,是常见又必要的一环。一个常见的验证场景,就是检查某个字符串是否表示一个有效的数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用 Java 判断一个字符串是不是合法的数字格式。 笨办法 一个直接的方法是遍历字符串的每个字符,并确保所有字符都是数字(或者对于浮点数包含一个单点)。以下是代码示例: package practice; /** * FunTester 出品:用
Mock 是软件测试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尤其在单元测试领域,可谓是“顶梁柱”般的存在,几乎不可或缺。它通过模拟真实对象的行为,使我们能在不依赖外部系统的情况下,专注测试代码的核心逻辑。对于测试开发、自动化测试,乃至性能测试中的某些场景,合理使用 Mock,不仅能提升测试效率,还能极大地增强测试的稳定性与可控性。 Mock的核心价值 1. 环境隔离与测试稳定性 你提到通过本地启动容器来测试 Elast
最近在使用 Fabric8 Kubernetes Client 的过程中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感觉利用这个库可以进行很多有趣的功能尝试,其中一个便是日志的本地化。 原因无他,rancher 页面性能实在太差了,经常性的暂停工作,碰到故障排查的时候,着实让人恼火。当我看到 Fabric8 Kubernetes Client 的日志相关 API 的时候我就立刻冒出来写一个日志小工具的想法。 API简介 首
在分布式系统里,服务之间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接口雪崩,可能带崩整个应用链路。要想系统抗住流量洪峰,顶住突发异常,就得在稳定性上下功夫。今天我就来说说稳定性保障里的老将——Sentinel,看看它是怎么凭借限流熔断,在服务治理的江湖里占得一席之地。 微服务里的守门人 Sentinel 是阿里巴巴开源的一款流量防护组件,核心目标是保障分布式系统的稳定性。它的拿手好戏包括限流、熔断降级、系统负载保护以及
无数据驱动自动化测试 在自动化测试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数据驱动,大意是讲通过测试数据驱动自动化用例的执行。其他相关的内容相信已经耳熟能详了,这里不多说,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次叫做无数据驱动,主要思路就是尽量取消在测试用例中的数据引入,把主要的测试数据的维护放在自动化测试用例以外,节省成本的同时提高用例的健壮性。 无数据驱动自动化测试的目标就是,通过测试用例最小量的数据引入,编写无限运行的测试用例,以
在现代应用开发中,并行处理就像是一群配合默契的大厨,各自忙碌却井然有序,一起炒菜、煲汤、做冷盘,不但节省了时间,还大大提高了出菜速度。系统也是一样,当我们将任务合理拆分并交由多个“线程厨师”同时处理时,整体吞吐量自然水涨船高,响应时间也就被大大压缩。与其让一个线程从头忙到尾,不如分头并进、各显神通。 串行调用的性能瓶颈 在传统的串行调用模式下,系统就像一个单人操作的厨房,每位厨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
在 Go 语言开发中,性能优化是确保程序高效运行的重要环节。然而,优化并非一蹴而就,开发者常因缺乏经验或误判而陷入误区,比如盲目优化、选错优化方向或忽视 Go 的并发特性。这些错误不仅难以提升性能,还可能埋下隐患,甚至让代码变得复杂难维护。 本篇将深入剖析 Go 语言中常见的性能优化误区,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开发者识别问题并掌握正确的优化思路。通过学习这些方法和技巧,你可以在保证代码质量的同时提升程
单元测试是保证Go语言程序质量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开发者快速发现和修复代码中的错误。然而在实际编写单元测试时,许多开发者可能会犯一些常见的错误,比如测试覆盖不全、使用了错误的测试方法、忽略了边界条件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代码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本文将详细分析Go语言中常见的单元测试错误,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如何编写高效可靠的单元测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避免这些
刚开始接触 Chrome Extension 开发时,我以为实现定时任务只需要简单调用 setInterval 就行,没想到这个看似简单的功能让我踩了不少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在 Chrome Extension 中优雅地实现定时任务,既要保证准时执行,又要确保稳定可靠。 从常驻后台到按需唤醒 早期的 Chrome Extension 允许后台脚本常驻内存,使用 setInterval 实现定时
在现代分布式系统和云计算环境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堪称“生命线”。但凡事难有万全之策,故障总是难以避免,关键在于如何在故障发生时依然保持系统可用,并且迅速恢复,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因此,故障测试(Fault Testing)成为保障系统可靠性的重要一环,是衡量系统韧性的一把标尺。 设计故障测试用例,不能只关注常见的系统异常,还要深入挖掘极端场景,模拟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验证系统在面对
在软件研发的漫长旅程中,Beta测试如同最后的实战演练,是软件正式亮相前的关键彩排阶段。它既不是初期的Alpha测试,也不是最终的产品发布,而是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本文将带您深入了解Beta测试的本质、特点以及科学规划方法。 什么是Beta测试 Beta测试(Beta Testing)是指在内部测试(Alpha阶段)完成后,向部分真实用户开放产品,通过收集用户反馈来进一步完善产品质量的测试形式。其
在现代Java应用开发中,异步编程已经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必备技能,特别是在处理I/O密集型操作、远程服务调用或复杂计算任务时。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Java为我们提供了多种异步编程工具,其中Future和CompletableFuture是最常用的两种解决方案。 Future 作为 Java5 引入的基础异步接口,为开发者提供了初步的异步编程能力。而CompletableFuture 则是 Jav
好代码的第一步 在软件研发过程中,测试往往被视为最后一道防线,但真正高质量的软件,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就在进行自我把关。这就是静态测试(Static Testing)的价值所在。 很多测试工程师认为必须运行程序才能进行测试,但静态测试的精髓在于不动行代码就能发现问题。这种测试方法不需要执行程序,而是通过代码走查、文档评审、规范分析等手段,在早期阶段就能发现潜在缺陷,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静态测试就像给
敏捷测试的崛起 在软件开发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里,敏捷方法论可谓是"一骑绝尘",成为现代软件研发的主流。它提倡协作、迭代、快速交付,而在这个过程中,敏捷测试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敏捷测试不是简单的"查漏补缺",而是一种贯穿开发全流程的测试策略,它让测试与开发"并肩作战",提升软件质量,缩短交付周期,让产品更灵活、更可靠。 本文将深入剖析敏捷
Java的动态类加载机制如同武侠小说中的乾坤大挪移,让程序在运行时能够按需加载类,实现灵活多变的模块化设计。然而这招功夫练起来可不容易,实际开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 ClassLoader 问题,不仅排查起来费时费力,还常常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本文将为你系统梳理常见的 ClassLoader 问题、原因分析及对应解决方案,帮你拨开迷雾,见招拆招。 ClassLoader的前世今生 在解
OpenShift客户端(oc)是Red Hat推出的开源容器平台OpenShift的命令行工具,用于与OpenShift集群交互。通过oc,开发者可以高效管理应用全生命周期——包括部署、扩展、监控及调试容器化应用。它支持Kubernetes原生操作,同时扩展了OpenShift特有功能(如构建镜像、触发部署)。 Fabric8 Kubernetes 客户端提供了一个 OpenShift 扩展,支
CertificateSigningRequest (CSR) CertificateSigningRequest (CSR) 是 Kubernetes 中用于请求集群证书颁发机构(CA)签发证书的对象,通常用于为节点或用户申请 TLS 证书。 Kubernetes 客户端提供了对 CertificateSigningRequest 的支持,允许你创建、批准或拒绝 CSR。 创建 Certific
Go 语言的标准库就像一把瑞士军刀,功能强大,覆盖了从网络编程到文件操作等方方面面。然而,即便是再好的工具,使用不当也可能“翻车”。许多开发者在使用标准库时,常常踩进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坑,比如误解 API 的用法、忽略资源的正确释放,或者在并发环境下使用不安全的操作。这些错误轻则影响性能,重则导致程序崩溃,甚至埋下难以察觉的隐患。 在本模块中,我们将深入剖析使用 Go 标准库时容易犯的错误,揭开标准
Kubernetes 客户端提供了丰富的 API 来管理和操作 Kubernetes 集群中的资源。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操作示例,涵盖了指标获取、资源管理、自定义资源定义(CRD)以及类型化和无类型资源 API 的使用。 获取 Metrics Kubernetes 客户端支持从启用了指标的 API 服务器获取指标。你可以通过 client.top() 访问指标。 获取所有节点的 NodeMetrics
在前端测试领域,data-testid 堪称测试工程师的"定海神针",它能有效提升测试代码的稳定性,让自动化测试不再受UI频繁变更的影响。想要真正发挥这个工具的威力,需要从项目规划到具体实践步步为营。下面我们就来庖丁解牛,详细拆解实施过程。 测试优先的开发思维 未雨绸缪做好规划 俗话说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动手编码之前,团队需要先对UI组件的可测试性进行充分讨论。明确哪
Copyright © 2005-2025 51CTO.COM 版权所有 京ICP证060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