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Motorola工作了近6年(注:在这期间我经历了Motorola拆分成Motorola Solutions和Motorola Mobility,以及Motorola Solutions将网络部门卖给NSN,期间我所在团队的企业文化和工作环境一直沿用的是原Motorola的),经历了从开发工程师到架构师的成长历程,在此分享一下软件工程师在Motorola这样的外企应学些什么。

首先,由于外企的工作语言是外语,因此掌握外语是必须的。在Motorola这样的外企工作,英语不光要求会看和写,而且要听和说都行。外语对于一线工程师来说要求相对弱一点,因为除了出国和平时与外国同事开会外运用听和写技能的机会少得多。由于架构师这样的职位经常要与国外的同事沟通,对英语的要求就高多了,甚至要做到能用英语去争论。对于希望进入外企的工程师来说,早点练好外语会取得一定的优势,除了能争取到更多的出国机会外,还容易在外国同事面前展示自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水平决定了在外企职业发展的“天花板”。

其次,在外企得学习西式沟通。与中式沟通的含蓄不同的是,西式的沟通更加的直接,更加讲究逻辑。在与美国同事打交道的过程中我发现,工作进展与原计划出现偏差并不是什么可怕的事,你只要能直接地告诉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逻辑能讲得通就不会是问题。另外,外国同行很喜欢我们问问题,他们最害怕的是我们没有问题,一声不吭。由于中国工程师在表达方面表现得不积极,使得我们有时给人的感觉是“难以琢磨”。国人的这种表现,与英语水平有一点关系,但我觉得更多是因为我们缺乏沟通的意识。

再次,学习专业做事是重中之重。由于西方人做事更加的讲逻辑和规则,因此他们做事通常会显得更专业,这与国人的“只要将事情做出来”的思想形成很鲜明的反差。专业做事体现在几个方面。其一,使用合适的工具。国人做事更多的是不管什么事都用“榔头”去做,与之不同的是外国同行会使用各种合适的工具,这一点美国和俄罗斯的同事明显高于我们,他们的技能多元化水平比我们高。其二,文档化。西方的同事更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因此他们更注重通过文档的方式将所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记录下来与人分享。相比之下,中国的工程师更多的是采用“小金库”的形式,分享起来有的还遮遮掩掩。将知识和经验文档化需要的不只是意识,还对写作能力做了更高的要求。其三,遵守和改进流程。外国同事相对“死脑筋”,他们做事很看重流程。一说到流程国人的感觉很可能是反感,因为我们做事更加主张“无政府主义”、“凡事只要能做完就行了”,这种思想在外企很容易碰壁。

又次,学习流程不可小视。有同仁可能会想“流程有什么好学的,跟着做一遍不就会了吗?”此言差矣!如果关注流程外在的“形”会认为它很简单,如果关注“形”背后的“神”你会发现其中的知识非常丰富,蕴涵了外企是如何运作一个大型研发项目的。流程的好处,不只是引导我们做完事,更是规范我们的行为和帮助培养工作习惯,这一点我相信国人相对缺乏深刻的认识。如果在外企工作但却没有深刻地认识流程,那我会对你说“你白在外企干过了!”

最后,学习工作所需的专业和行业知识那是缺省的,在此也不啰嗦了。
软件工程师在外企学什么?_外企